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究

作者

阿曼古力·热合曼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六中学 842000

摘要: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通过构建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融合生活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凸显生活特色提升学科素养。研究表明,生活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及实践能力。本文提出多种实践策略,为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引言: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初中生物学科具有极强实践性与生活关联性,将生活元素引入教学过程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探索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路径旨在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构建联通课堂与生活实际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教学效果。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中的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物现象,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让抽象生物概念具体化。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生活化情境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习惯与科学态度,促进核心素养形成。教师应该利用家庭厨房、社区公园、学校花坛等场所作为教学资源,开展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环境中学习生物学知识。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生物学新闻或现象,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增强学习主动性与探究欲望。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可巧妙融入生活化情境。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需要借助放大工具观察?引出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应用场景,激发学习兴趣。课前可让学生收集家中或身边需要放大观察物品如衣物纤维、植物茎叶、昆虫翅膀等,带入课堂作为观察材料。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科学家实验室情境,学生扮演科研人员,学习显微镜构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可观察自带材料,记录观察结果分析显微世界与肉眼所见差异。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显微镜在医疗、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拓展学习视野。课后可布置生活化作业,如利用放大镜观察家中物品微观结构或收集显微镜发展历史及相关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实现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统一。

二、融合生活化元素中的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融合生活化元素推动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打破传统教学局限,构建联通课堂与生活实际教学新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将日常生活中典型生物学现象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项目学习模式围绕生活中生物学问题设计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验式学习模式注重学生直接感受生命现象加深对生物知识理解,跨学科融合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信息技术支持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教学空间,突破时空限制。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植物细胞的教学可创新融入生活化元素。教师应该设计寻找生活中植物细胞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食材中寻找植物细胞观察材料如洋葱表皮、黄瓜果肉、草莓果实等。课前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植物细胞基本知识形成初步认知。课堂上学生分组合作,观察不同材料细胞形态特征,绘制观察图,比较细胞间异同。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不同植物细胞形态各异?细胞结构与功能有何关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何区别?通过思考讨论,学生逐步构建细胞概念体系。课后可拓展植物细胞与人类生活探究项目,如研究植物纤维在纺织业应用,植物细胞壁在食品口感中作用,植物色素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等,将细胞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分析思维及创新精神,实现知识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统一。

三、凸显生活特色中的初中生物学科素养提升策略

学科核心概念生活化策略强调将抽象生物学核心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通过现实情境理解科学原理;生物学思维方法训练策略注重培养控制变量法、分类比较法、系统分析法等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生物学技能实践策略强调实验操作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利用家庭常见物品进行生物实验,培养动手能力与实践创新精神。生物科学价值观引导策略聚焦正确价值观塑造,关注生命伦理、环境保护等议题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本土资源利用策略重视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生物资源开展教学,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

初中生物教学中凸显生活特色还需关注学习方式变革与评价方法创新,学习方式变革方面,可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生物学问题,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疾病防控等,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实地调查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实施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体验科学研究全过程,推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围绕生活中生物学话题开展小组讨论、辩论赛、科学报告会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表达能力。在评价方法创新方面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视能力发展水平与情感态度表现;采用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分析、表现评定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实施真实性评价,设计贴近生活实际评价任务,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培养自我反思习惯与客观评价能力,促进学习效果最大化实现素养全面提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通过构建生活情境培养核心素养,融合生活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凸显生活特色提升学科素养,有效打通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不仅使生物学知识具体可感,更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与实践创新能力。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持续探索生活化教学新路径,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全面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付婷婷.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活动化教学探析[J]. 成才之路,2023(2):97-100. DOI:10.3969/j.issn.1008-3561.2023.02.025.

[2] 胡美军.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研究[C]//2024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24:1-2.

[3] 江乐胜.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学生活化教学研究[C]//2024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