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林铮
广东省吴川市向阳小学 524500
摘要:本文聚焦于正面管教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实际应用,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班级管理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探讨如何基于正面管教理念引导学生行为,进而提出正面管教方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具体实践路径。正面管教强调尊重与鼓励,摒弃传统惩罚手段,注重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与责任感,对构建和谐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正面管教;班级管理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困境与挑战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其一部分教师仍沿用命令控制式管理方式,过于强调学生服从与纪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其二惩罚手段滥用问题突出,一些教师习惯通过批评责骂甚至体罚方式解决课堂纪律问题,虽能获得短暂秩序却难以促进学生内在自律形成,反而可能引发反抗心理或自尊心受损。其三班级管理目标单一化倾向明显,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品格培养与全面发展,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班级氛围紧张。
教师班级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新入职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班级管理经验与技巧,面对复杂班级情境感到力不从心;而部分资深教师则习惯于固有管理模式,对新理念接受度不高。同时随着社会变革与家庭教育方式转变,当代小学生个性更加鲜明,自我意识增强,传统管控手段效果日渐式微。另外班级规模普遍较大,学生个体差异显著,教师难以兼顾每位学生需求,个性化管理面临挑战。最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理念不协调问题凸显,三方教育力量未能形成合力,致使班级管理工作阻力增大。
二、正面管教理念下的班级行为引导
正面管教理念强调尊重、鼓励与引导,为小学班级行为管理提供全新思路。其一构建民主平等班级文化至关重要。教师应转变传统权威角色,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机制,如定期召开班级会议,让学生参与制定班规,培养主人翁意识。通过设立班级职务,轮换管理岗位,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责任感与成就感。其二建立明确且合理班规,确保规则制定过程民主透明,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表述积极明确,避免模糊或否定性语言。班规执行应保持一致性与连贯性,避免朝令夕改或因人设规现象。其三积极暗示与语言引导技巧教师运用我信息替代你信息减少指责感,如用我看到教室很吵这影响大家学习替代你们太吵了;善用积极引导语言避免消极评价,如请轻声说话替代不许喊叫。
情境教学法能有效引导班级行为,通过创设贴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行为可能带来后果,从而主动做出恰当选择。角色扮演活动则让学生切身体验不同角色感受,增强换位思考能力与同理心。问题解决导向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面对冲突独立思考与解决能力,教师引导而非直接干预,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案。同时建立积极反馈机制十分重要,关注学生进步与努力过程而非仅看结果,提供具体描述性反馈代替笼统褒奖,如我注意到你今天主动收拾了图书角这让教室更整洁了。鼓励班级互相欣赏文化,定期开展闪光点发现活动,促进学生相互认可与支持。另外情绪管理指导不可忽视,帮助学生识别、表达并适当宣泄情绪,教授深呼吸、数数等自我平静技巧,设立冷静角供学生调整情绪。最终建立家校合作支持系统,定期与家长沟通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保持教育一致性,共同支持学生行为发展。这些基于正面管教理念策略实施,需要教师持续学习与实践,逐步形成适合本班特点管理模式从而实现班级行为有效引导,营造积极学习氛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正面管教方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正面管教方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践需要系统性规划与持续推进。其一晨会时间能作为实施正面管教重要时机,通过赞美圈活动开启美好一天,每位学生轮流分享对同学或自身积极观察,营造互相欣赏氛围;结合今日焦点明确当天班级行为目标,如今天关注安静排队并在日结时评估达成情况。其二课堂管理中融入正面管教元素,如设计互助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与责任感;实施任务卡制度,将课堂管理责任分配给学生,如材料管理员负责分发与收集学习材料;运用安静信号代替口头制止,如举手示意或轻敲铃铛,避免喧哗升级。其三课间活动管理策略值得关注,开展和平角活动,教导学生运用和平解决冲突四步法:表达感受、倾听对方、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并落实;组织责任小卫士轮值,负责监督公共区域秩序与安全。另外作业管理环节应用正面管教理念,强调适量原则,确保作业难度与数量适中,激发学习兴趣而非造成负担;实施选择作业模式,如提供三种不同类型作业供学生选择其中两种完成,增强自主性;建立进步档案袋,记录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突破与进步,关注成长轨迹而非单纯结果。
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同样能运用正面管教思路,如面对学生冲突采用暂停思考法,让相关学生先冷静后共同分析问题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案;对于违规行为,实施逻辑后果而非惩罚,如随意涂画墙壁学生负责清理并美化环境。正面管教还能有效应用于班级评价体系构建,摒弃传统简单排名比较,代之以成长星徽章认可不同领域进步与成就;开展周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审视自身行为,设定下周改进目标。最终特殊学生关爱指导体现正面管教包容精神,为行为困难学生制定个别化引导计划,找出行为背后需求有针对性提供支持;实施朋辈伙伴计划,安排性格互补学生结对促进互相学习理解。这些具体实践路径需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形成系统化正面管教应用模式,从而创建积极向上班级文化,促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结论:正面管教作为一种尊重学生、注重引导而非惩罚教育理念,能有效应对小学班级管理困境。通过建立民主班级文化、设立合理班规、运用积极语言引导、实施情境教学等策略,有助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与责任感。在晨会活动、课堂管理、课间组织、作业布置、突发事件处理及评价体系中融入正面管教方法,创设积极班级氛围,提升管理效能。正面管教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师应理解正面管教核心理念,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与学生差异,灵活运用相关策略,持续探索更有效应用路径。
参考文献
[1]陈燕.“正面管教”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2023,(12):42-44.
[2]钟天骐.正面管教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19-20.
[3]李磊.正面管教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J].山西青年,2019,(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