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STEM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的模样

作者

蒋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我园秉承 “文化铸魂、科技提升”为核心的教育发展思路,不断强化STEM教育理念,形成“好探究、好思考、好创新”的园风。以“幸福教育”作为出发点,构建并实施以幼儿为本的STEM幸福课程。以三个抓手,提升科学教育的实践品质,抓组织管理、抓教师培训、抓课程实施,不断改进教师观察与指导能力,激发幼儿在动手操作、参与体验和多元交往中探索世界,培养富有科学素养的“幸福”儿童。

一、科学定位,建立“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管理网络

1.整体性规划与组织 ·

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程领导小组,构建项目核心组、科研骨干和后勤保障组通力协作的“三位一体”管理网络,科学规划和制定STEM工作计划,定期研讨和反馈检查,完善管理和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诊断、讲座与实践指导,努力使我园的STEM教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

2.发展性筹备与引路

在诠释和理解STEM教育理念价值的基础上,我园依托特色研究,同时积极拓展多种途径,在学科渗透、选择性课程、科技竞赛中丰富科技教育内涵,建立整体设计与个性发展相融合的科学管理体系,努力沿着“整体设计――精细过程――探索提高――彰显特色”的建构教育模式发展。

二、分层培养,探索教师自我发展和教育转型

要培养好奇、好问、爱探索的孩子,就要有一批具备问题意识、探索精神、热衷实践与创新的综合型现代教师队伍。由教师自主申报形成的机关园STEM教育兼职教师,根据开学初制定的活动计划,定时定点在全园各班开展stem教育活动。教师小组会定期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活动设计和儿童观察研讨等。在剖析儿童科学学习特点和科学领域核心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在全园专题教研会中,我们针对教师在STEM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难点,帮助教师理清STEM理念,优化教师观察与指导的行为与策略,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自主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玩中学思,促进幼儿过程性的游戏体验

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来说,科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他们是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进行科学学习的。遵循课程游戏化的理念并依据《指南》精神,我园积极研发“建构、自然、实验”三大STEM特色课程,形成包括课程主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完整的STEM教育课程体系,用生动的体验活动和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幼儿STEM教育活动。

1.建构小天地—玩转你我他

目前,我园每班均开辟了建构区,各班配置了材料储存区、桌面建构区、地面建构区、作品展示区。我们将建构游戏的材料确定为“基础材料”、“辅助材料”、“创意材料”三个种类。立足于教师观察与支持水平的提高,以“主题案例”的方式开展建构活动研究。通过对三个年龄段建构行为特点的分析,教师总结了建构游戏环境创设、主题阶段式投放材料、现场观察与推进、幼儿作品解读四大策略。我们还将小组合作建构的理念运用到建构游戏的全过程,举办了一年一度的STEM建构节系列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让教师、家长体验到了建构游戏带来的惊喜与乐趣,更是培养了幼儿的“工匠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观察大自然—乐享趣时光

大自然为孩子们提供了无尽的机会去探索STEM的世界,给予幼儿更多的空间和自然界接触的机会,也给教师提供了不同的整合STEM教育的机会。我们在幼儿园空地的一角为孩子们开辟了一块小天地,作为孩子们的户外种植区和养殖区,让他们去种植蔬菜、花草。尝试给养殖区的动物喂食并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各个班级也开辟了植物角,提供花架让孩子们种盆栽,养殖金鱼、乌龟等小动物。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方法,来探索和理解大自然的奥秘。在我园操场中央的花箱里种植了品种多样的鲜花,周一入园时,孩子们发现海棠花枯萎了,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孩子们认为海棠花是因为周末没有浇水被干死的,那假期里怎样解决这些植物的喝水问题呢,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办法,经过多次尝试、改装,成功制作了自动浇花器,解决了假期无人浇花的问题。过程中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体验到了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掌握了许多有趣的技术,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同伴合作的力量。

3、科学小实验—探索大世界

幼儿喜欢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幼儿在属于自己的科学小天地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我园设立了专门供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场地——“科学发现室”,并提供丰富的科学实验操作材料,创设允许幼儿自己摆弄、操作的物质环境,按年龄段和孩子的兴趣点投放科学实验的材料。孩子们不但可以自主选择材料进行小实验,还能自由组合创新玩法。有弹力实验、玩水实验、旋转实验、光学实验等,还有观察现象类的材料,既动手又动脑。如小班开展的《手电筒的五彩光》《糖不见了》,中班《喷泉实验》《纸片快艇》,大班的《醋泡鸡蛋》《CD气垫船》等。在独立自主的探索氛围中,不但提高了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再认识,还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4、记录小故事--探究新思路

每一次探究都是一个珍贵的故事,在亲历探究后,老师鼓励孩子们将探究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问、所获以故事描述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也及时记录孩子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故事。幼儿的故事记录和教师的学习故事记录,给教师提供了反思探究过程的素材,利于教师进行分析并梳理下阶段探究内容,也给其他班级开展同主题的探究活动提供可借鉴的版本和探究思路。

四、机幼社团—“家长助教”助力园所STEM教育

在新家庭教育背景下我园开展了以“家长社团”为载体的家长STEM助教活动。通过“家长助教”等系列活动,对家长参与我园的STEM教育的主动性以及家长资源的有效开发、幼儿科学能力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每年一次亲子建构节,感受亲子共同搭建的乐趣;每月一次家长助教,爸爸、妈妈们带来材料现场做科学小制作、小实验等;每周一次家庭亲子小实验,家长拍摄小实验视频,老师会将这些小实验的视频和图文发布到幼儿园公众号共全园师生观赏。通过家园合作模式开启了园内学、父母帮、宝宝做的家园STEM共育模式,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也让科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生活化。

STEM教育是充满魅力的,它将吸引我们潜心学习与创新;STEM教育也是充满能量的,它将激励我们为支持与培养幼儿科技创新和科学素养不懈努力!追随孩子的脚步,与孩子一起发现、一起探究,欣赏一路美景,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