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
范新杰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兴中心小学(024517)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展开研究,从构建高效学习模式、优化灵活学习方法与实施多元学习评估三个维度进行探讨。通过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角色职责,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建立规范运行机制;采用任务驱动法、探究互助法、竞赛激励法等多样方法。运用过程性评估、成果展示评估、反思改进评估等多元手段,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数学教学
引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代教育理念重要实践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关键角色。此类学习方式注重学生间互动交流,强调集体智慧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与问题解决技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环境下,如何科学组织、有效引导、合理评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成为教师亟需解决问题。本文聚焦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致力探索构建高效学习模式、优化灵活学习方法与实施多元学习评估路径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实践指导。
一、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关注学生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科学组建学习小组需考量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维因素,采用异质分组方式,确保每组成员优势互补。明确小组角色职责对规范合作流程有益,设立组长主管统筹协调、记录员整理记录、报告员负责展示、材料员收集资料、督导员监督进度等职位。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能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建立规范运行机制维持小组良好运转,包括制定合作规则、明确时间安排、规范讨论流程、确立奖惩制度等。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促进小组间互学互鉴,通过定期组织成果展示、解题竞赛、经验分享等活动,让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应该设计超市购物主题情境,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每组设立计算师、核对员、报告员及材料员。教师发放任务卡,内含不同商品数量与单价信息,要求小组成员协作计算总价。计算师负责设计运算方案,提出先算一个商品总价再求所有商品价格总和思路;核对员检验计算过程并尝试其他解法,提出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建议;材料员准备计算工具与演示材料;报告员整理小组计算策略与结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技巧解决购物问题,如38支铅笔每支2.5元转化为38×25÷10计算。教师设立计时挑战,鼓励小组寻找高效计算方法,并创设节日促销环节,引入折扣计算进一步应用乘法知识。最后通过购物达人评选活动,各小组展示不同解题策略,分享运算技巧与省时方法。这一模式让学生在协作环境中深入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原理与应用,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二、优化灵活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探究互助法强调组内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探索数学问题解法,通过相互提问、解释演示、错误分析等方式深化理解,采用请教-讲解-反馈互助模式促进知识内化。竞赛激励法引入适度竞争因素,激发小组集体荣誉感,设置小组间数学知识竞赛、解题速度比拼、创新思维展示等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小老师、数学家、工程师等角色,从不同视角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广度。技能训练法聚焦数学基础能力培养,针对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方面设计专项训练活动,小组成员可相互出题、检查纠错、共同总结解题技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角的度量教学为例,教师应该运用角度侦探探究式合作方法开展教学。课前将班级划分为五人探究小组,每组配备量角器、三角板等工具,设计寻找生活中各种角任务。首先进行角度认知环节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角概念,通过折纸方式感受直角、锐角、钝角特征,组长引导全员思考如何区分不同类型角问题。接着开展角度测量大挑战活动,小组内两名成员负责收集教室内物品角度图片,两名成员负责测量角度大小,一名成员负责记录整理,共同完成角度图谱制作任务。各组测量完成后,开展角度专家交流会,每组派代表介绍测量方法与发现,如钟表时针与分针不同时刻形成角度变化规律、教室物品中直角最为常见等。教师巧妙设置找错纠错环节,提供故意出错角度测量案例,引导小组成员讨论错误原因与正确测量技巧,如量角器中心点需与角顶点重合、读数方向需注意等关键要点。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施多元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评估
教师可采用观察记录表、过程记录单等工具,对小组讨论氛围、成员贡献度、问题解决策略等进行跟踪评价。学生也可通过自评互评方式,反思合作过程中表现,增强参与意识与责任感。成果展示评估聚焦合作学习最终成果质量,检验小组合作效果。评价维度包括解题正确性、方法创新性、成果呈现方式等方面。采用多元呈现形式如口头汇报、书面报告、实物作品等,全面展现学生数学能力与合作成效。反思改进评估强调学习后续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中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同伴互评机制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客观评价能力,通过设计评价量表、评分细则等工具,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其他小组表现。评价内容应包括解题策略合理性、团队协作水平、成果创新程度等方面。还有综合素养评估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关注数学思维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提升情况。采用档案袋评估法,收集学生合作学习代表性成果,记录学习成长轨迹形成长期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机制建立对维持学生学习热情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设置最佳合作小组、最具创新小组、进步最快小组等奖项肯定学生努力与进步。同时,注重及时表扬鼓励,关注学习过程点滴进步增强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
结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组织策略探究表明,构建高效学习模式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角色职责、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建立规范运行机制、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优化灵活学习方法应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探究互助法、竞赛激励法、角色扮演法、技能训练法、成果展示法等多样方式。实施多元学习评估应注重过程性评估、成果展示评估、反思改进评估以及激励性评价机制等多元手段。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深化学科融合背景下合作学习策略探究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永春.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02,22(8):34-37.
[2] 孙洪超.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策略探究[D].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4.
[3] 徐增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策略初探[J]. 新课程导学,201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