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黄荆煌
福建省南靖县城关中学 363600
摘要:本文从激发兴趣培养审美能力、引导实践提升表现能力、拓展视野强化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通过构建多元化美术鉴赏环境、设计层次分明实践活动、营造开放包容创新氛围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美术素养发展平台,促进其审美意识、表现技能与创新思维综合提升,从而实现美术教育育人目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核心素养;审美能力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审美观念形成关键期,美术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审美能力。课堂中可引入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感受其中蕴含美感与情感。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如结合时令节气组织春天色彩采集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感受自然美景,培养其敏锐观察力与审美敏感度。同时,教师应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丰富美术资源,通过声光影像等手段营造沉浸式鉴赏环境,激发学生审美体验。
在美术史教学中可采取专题研讨方式,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风格特点,培养其文化理解力与审美判断力。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兴趣特点学生提供多样化审美体验机会,如组织美术馆参观、艺术家讲座、传统工艺体验等活动,拓宽审美视野。评价环节中,教师应淡化对错评价,鼓励学生表达独特审美感受,相互交流分享,形成开放包容审美氛围。
二、引导实践,提升学生美术表现能力
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实践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绘画、设计、雕塑等不同表现形式基本技能。课堂中可采用示范教学法,展示绘画过程关键步骤,帮助学生理解技法要点,也可运用任务驱动法,设置真实情境问题,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材料运用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水彩、水墨、版画等多种媒材,体验不同材料特性,探索多样表现可能性。教师应注重基础技能训练与创造性表达平衡,避免机械临摹或放任自流,可采用技法小站轮转模式,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不同需求。合作学习也是提升表现能力重要途径,组织美术创作坊等小组活动,通过互助学习、优势互补,提高整体表现水平。数字技术应用同样不可忽视,适当引入电脑绘画、数字摄影等现代表现手段,拓展学生表现工具。作品展示交流环节,教师应创设安全支持环境,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从他人作品中获取灵感与启发。学校可建立美术社团、工作室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机会,巩固拓展课堂所学。通过系统性实践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造型能力、色彩运用能力、构图能力等综合表现技能。
以浙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土特产包装设计为例,此课程通过系统引导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美术表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引入地方特色土特产及市场现有包装案例,激发学生对地域文化关注与设计热情,继而引导学生探索分析优秀包装设计特点,包括造型构思、图形语言、色彩配置与材质选择等专业维度。教师随后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喜好与行业趋势,培养学生项目策划能力;接着通过头脑风暴讨论确定包装主题与风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先绘制草图,反复修改构思,继而学习包装展开图绘制技巧,运用不同美术表现手法完成平面设计,通过立体模型制作体验空间构成原理,最终完成实物呈现。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分层次指导模式,根据学生能力与兴趣给予针对性建议,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意表达与技术实现平衡感,引导学生简洁表达设计理念。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视野,强化学生美术创新能力
跨学科整合是培养创新能力有效途径,教师需要设计融合历史、科学、文学等学科知识美术项目,如古诗意境绘画科技未来构想等主题创作,培养学生多维思考能力。问题导向教学同样重要,教师可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寻找多种解决方案。文化视野拓展也不可或缺,通过介绍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汲取多元文化营养,培养创新灵感。创新思维训练可采用头脑风暴、联想迁移等方法,如以变形、重组、对比为思路进行创意设计,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应创设宽松包容创新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惧失败,勇于突破自我局限。社会资源利用也应重视,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等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分享创作经验,或组织参观博物馆、创意产业园等场所,感受创新氛围。生活美育同样关键,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物,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创作灵感,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以浙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工业设计的魅力教学为例,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强化创新能力。教师在课程开始阶段通过多媒体展示经典工业设计作品演变史,引导学生认识从实用功能到人机交互再到情感体验全面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工业设计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随后引入未来智能家居主题,鼓励学生思考现有产品问题并提出改进创意,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现有产品存在哪些使用障碍?如何使设计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如何兼顾美观与实用?教学过程中注重拓展学生科技视野,通过视频资料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设计与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在实践环节中,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创新家电设计活动,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每组选定一种家用电器进行创新改造,从使用功能、外观造型、操作界面等角度提出创意方案。教师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如速写草图、三视图、模型制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设计理念;特别强调材料探索环节,引导学生思考环保材质应用可能性,体验设计与环境关系。
结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采取系统化、全方位策略,将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元教学环境,设计层次分明教学活动,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还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其情感体验与思维发展,构建开放包容评价机制。家校社会协同也不可忽视,共同为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创造良好条件。通过以上策略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蒲蕾.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 南北桥,2020(18):170.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166.
[2] 次仁曲珍.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教学方式转变[C]//教育发展与科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6.
[3] 张晓英.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新课程,2024(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