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蕴铸魂·博悟励行”: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与梅园新村纪念馆馆校合作育人模式探究
瞿坤鸿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
摘要:本文以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与梅园新村纪念馆的馆校合作为例,深入探讨了红色资源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模式。通过构建“周恩来精神与风范”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学校与纪念馆在课程共建、活动共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育人模式。研究发现,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道德修养,还为新时代馆校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馆校合作的成功经验,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馆校合作;红色教育;周恩来精神;思政育人
一、引言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毗邻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这里曾是周恩来总理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学校以“周恩来精神与风范”为核心构建思政育人课程,首创“周恩来班”,多次召开全国性研讨会,成果显著,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称号。多年来,学校与纪念馆深度合作,通过课程共建、活动共育、资源共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育人模式,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周恩来精神与风范”思政育人课程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学校秉持尊重学生的原则,将周恩来精神内涵概括为爱国主义、积极进取、刻苦好学、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于自律、宽厚平等八个方面,并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多层次目标。
(二)课程结构与实施
1.活动体验课程
(1)阅读课程:学校开发了《周恩来精神与风范》校本教材,纳入课表,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同时设立近600册的周恩来书库,方便师生借阅。
(2)朗诵课程:以学校原创作品和经典改编作品为主,要求每个学生掌握一篇必选作品朗诵,培养政治认同感和道德修养。
(3)研学课程:包括实境研学、研学旅行和寻访校友等。新生入学参观纪念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开展淮安至北京的研学旅行,足迹遍布多地;新初一学生寻访校友,树立正确价值观。
(4)“红扣子”思政课堂:突破常规,由校长、书记、学生和教师共同讲述党史故事,展示朗诵,开设实境班会课,已在学习强国平台展示。
2.校园环境课程
(1)恩来场域:校园内镌刻周恩来名言,矗立铜像,种植海棠花,建设“翔宇亭”等,营造思政育人环境,浸润学生心灵。
(2)勤学长廊:展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播放紧跟党的步伐和社会热点的内容,增强思政育人工作时效性。
(3)知行场馆:配备图书馆、自习室、行知厅、梅花厅、劳动技术场馆等,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行并进。
3.学科渗透课程
学校组织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研训活动,历史、思政、语文等学科联合备课,以《红星照耀中国》等为教材,实现学科融合,进行大思政教学。
4.教师成长课程
(1)“梅”好学习社:开展读书分享、论文撰写、微课录制等活动,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员育人。
(2)思政育人学术沙龙:周期性举办,聘请导师团,邀请优秀班主任分享案例,提升班主任素养。
(3)跨学科课题申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如《促进国家认同: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课程的开发研究》等,改进学科育人方式。
三、区域内引领示范作用发挥情况
学校以“用周恩来精神与风范引导人、塑造人”为办学思路,1984年创建全国首个“周恩来班”,多次举办全国性研讨会,被授予“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还获得江苏省校本课程一等奖,被设为思政基地,其“红扣子”思政课堂被评为南京市创新案例,受到多家媒体报道。
四、红色资源整合与“实境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学校依托梅园新村纪念馆的文物与历史场景,开展沉浸式学习,如通过文物还原历史事件,让学生直观感受革命精神。同时,联合开发“红扣子”思政课堂,结合党史故事、文物研究与艺术形式,形成“思政 + 艺术”课程体系。
五、特色活动育人:从“知周”到“行周”
(一)品牌活动常态化
学校每年开展“周恩来班”创建系列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朗诵等。2022年“知周”“行周”演讲比赛中,学生结合周恩来事迹探讨新时代青年责任,专家现场点评,深化对精神内涵的理解。
(二)红色文化传播与社会实践
学校与纪念馆联合举办纪念活动,如诗歌朗诵会,学生朗诵作品传承红色基因。学生还参与志愿讲解服务,向社会传递红色文化。
六、合作机制创新:校馆协同育人的长效模式
(一)共建教育基地与资源共享
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提供文物资源、专家讲座和场地,学校输送志愿者和文艺创作力量,形成资源共享模式。
(二)辐射带动区域教育
通过“家校社”联动,合作项目覆盖社区、企业等多领域。如2024年梅园新村街道联合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将红色精神与公民教育结合,形成“红色引领 + 绿色行动”的实践路径。
七、育人成效与社会影响
(一)学生成长
截至2025年,学校“周恩来班”学生参与党史讲述比例达48%,全校师生红色教育活动参与率100%,学生树立了“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的价值观。
(二)社会认可
梅园新村纪念馆副馆长盛军表示,馆校合作“探索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模式”,成为全国红色教育的标杆案例。
(三)品牌效应
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的“周恩来班”创建经验被推广至全国,其“红扣子”课堂入选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
八、结论
玄武高中梅园校区与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合作,通过红色资源活化、活动载体创新和长效机制建设,实现了“精神传承”与“实践育人”的双向赋能。这一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了沉浸式红色教育体验,也为新时代馆校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让周恩来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 1989
2、南京大学出版社:学习周恩来精神读本 2012
3、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梅园华章 王化许主编 2009
4、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厉华主编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