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作者

陈胜姝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聚焦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现状与发展问题,通过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困境,探讨资源整合与路径优化策略,提出创新模式与质效提升方法。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面临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衔接不畅、实训条件有限等瓶颈;解决路径应着重于整合校企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创新评价机制;深化发展则需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健全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

一、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发展瓶颈

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作为职业教育改革重要方向,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实际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障碍。其一教师队伍结构问题突出,专兼职教师比例失调,部分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割裂,难以适应一体化教学需求。学校聘请行业专家虽能部分解决实践教学问题,但临时性强,缺乏稳定性,且理论知识传授能力往往不足。其二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环节存在明显断层,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衔接不畅,教学内容未能反映行业最新发展,教材更新滞后,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职场实际需求脱节。同时实训条件制约教学效果,部分学校实训场所规模小、设备陈旧,环境与餐饮企业实际工作场景差距较大,学生难以适应真实工作环境。

其三考核评价机制过于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无法全面检验学生技能掌握程度,也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其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学校难以获得稳定实习岗位,学生缺乏真实工作环境锻炼机会。又由于烹饪专业地方特色鲜明,各地饮食文化差异巨大,但现有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未能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食材、工艺与文化,导致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最终信息化建设滞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足,传统粉笔加黑板教学方式仍占主导,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应用较少,制约了教学效率与效果。这些问题共同构成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发展瓶颈,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

二、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面对当前发展瓶颈,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实施应从资源整合与路径优化角度寻求突破。首要任务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引进行业精英、组织教师企业实践、开展教师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实践教师提升学历,增强理论探究水平,缩小理论与实践教师差距,打造既懂理论又精技能教师团队。其二重构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能力递进原则设计课程模块,打破理论与实践界限,将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与职业标准有机融合,构建理论—技能—职业素养一体化培养方案。其三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明确双方权责,建立利益共同体,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采取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冠名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实训条件,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

其四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建立多元考核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技能操作与理论知识并重,引入企业评价标准,全面考核学生能力。同时突出地方特色,深入挖掘本地饮食文化精髓,将地方特色菜品、工艺、食材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具备地方烹饪特色技能人才。针对实训条件不足问题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基础实训,同时与企业合作进行岗位实践,实现资源互补。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数字资源库建设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收集学生、企业反馈,持续改进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质量。最终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师资互派、学生交流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优势,共同提升一体化教学水平。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深化路径

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深化发展需要在创新模式基础上全面提升教学质效。其一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按照烹饪职业岗位群需求设计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与拓展模块,学生可根据职业发展规划选择不同模块组合,形成个性化学习路径。每个模块包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部分,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与系统性。其二推进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法应用,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导学生从模仿操作到创新应用,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通过真实项目导入,如校内餐厅运营、烹饪比赛、主题宴会等,让学生参与完整工作过程,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外显。其三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烹饪教学深度融合,开发专业特色数字资源,如烹饪操作微课、VR烹饪体验系统、智能烹饪管理平台等,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突破时空限制,提升学习效率与体验。

建立互联网+背景下烹饪教学新生态,将传统烹饪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另外完善厨师工作室制度,由名师领衔组建工作室,带领学生开展菜品研发、技艺传承与创新,形成师带徒现代学徒制特色。通过工作室平台,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承接企业研发任务,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建立烹饪专业特色创业孵化中心,为有创业意向学生提供场地、设备与指导,培养创业精神与能力。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烹饪理念与技术,开设中外烹饪文化比较课程,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高素质烹饪人才。健全社会服务功能,面向社会开展烹饪技能培训、非遗传承、饮食文化推广等活动,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与资源获取能力。最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行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变化,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保持教学活力与适应性,不断提升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质量与效益。

结论: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是适应产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然要求。一体化教学应秉持工学结合原则,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路径,创新模式。核心策略在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重构课程体系,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改革评价机制,强化特色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路径包括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法推行,信息技术融合,社会服务功能健全。此举能培养适应行业需求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烹饪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亮,朱登祥,霍增魁.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J].食品界,2017,(09):144-145.

[2]施久明.技工学校烹饪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J].职业,2016,(21):87.

[3]朱能军,周珠法.中高职烹饪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79-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