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班主任德育渗透路径探究
刘心学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困境与挑战,探索构建科学合理德育理念与模式框架,提出创新方法拓展德育渗透有效途径与实践举措。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理念陈旧、方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凝聚共识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德育体系,创新德育方法提升育人实效。本文旨在为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促进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德育渗透
一、审视现状,把握中职班主任德育渗透困境与挑战
中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任,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引路人,肩负着德育工作核心职责。然而现阶段中职班主任德育渗透工作仍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其一中职学生群体特点复杂多样,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不良、自我认知偏差,对德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班主任往往疲于应对日常管理事务,无暇深入开展系统德育活动。其二传统德育方式存在明显局限性,说教式灌输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德育内容与专业学习割裂,缺乏职业特色融合途径。班会课、主题活动等形式化现象严重,德育效果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其三德育评价机制不够科学,过分强调知识考核而忽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培养,导致德育工作虚化表面化。
班主任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不完善,德育能力提升渠道有限,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同时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松散,缺乏有效沟通平台与合作模式,家长参与度不高社会资源整合不足,影响德育合力形成。数字时代多元价值观冲击也给中职德育带来新挑战,网络不良信息干扰学生价值观形成,班主任应对能力不足。中职生职业发展需求与德育内容脱节,缺乏贴合职业素养培育德育实践路径,难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与就业准备。
二、凝聚共识,构建中职班主任德育渗透理念与模式
构建科学合理德育渗透理念与模式是解决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困境关键所在。其一应确立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核心理念,将德育放在中职教育首位,同时注重德育与技能培养融合,避免两者分离甚至对立。班主任应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观念,充分认识德育渗透非单一课程或活动,而是贯穿教育全过程各环节。构建以生为本德育理念,尊重中职学生成长规律与身心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倡导知行合一德育思想,注重理论与实践统一,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与专业实践中内化德育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建立职业导向德育特色,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融入德育内容,强化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意识。
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德育渗透模式框架。推行课程思政融合模式,将德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德育资源,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协同。建立项目引领实践模式,设计贴近专业特点德育项目,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社会服务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德育内涵。构建导师制个性化辅导模式,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位学生情况,建立信任关系,开展一对一成长辅导,针对性解决心理困惑与成长问题。创新数字赋能德育模式,善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德育形式与内容,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德育平台,拓展德育时空边界。完善多元协同德育网络,整合学校、家庭、企业、社区等各方资源,形成德育合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中职班主任应基于立德树人根本理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模式,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德育体系,切实提升育人实效。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方法,拓展中职班主任德育渗透途径与举措
中职班主任德育渗透工作需要不断创新方法、拓展途径,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其一班主任应强化以文化人途径,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职业特色文化场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如职业技能展示、优秀工匠进校园、企业文化体验等活动,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其二创新情境体验德育方法,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未来职场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思考判断、解决问题,提升道德认知与行为能力。如开展职业角色扮演、工作场景模拟、职业伦理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职业道德要求。其三推行项目驱动实践育人举措,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服务、社会调查、创新创业等项目,在真实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责任担当、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等品质。如组织工匠精神进社区服务项目,让学生运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体验奉献价值。
构建榜样引领示范教育体系,挖掘身边优秀毕业生、行业标兵、企业典型等榜样资源,通过讲述榜样故事、组织榜样交流、建立榜样库等方式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班主任还应注重心理疏导关爱机制建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个别化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创新数字赋能德育新路径,开发德育微课、搭建班级云平台、运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拓展德育时空边界。建立家校企协同育人网络,定期组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校共育讲座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与德育活动。加强与合作企业沟通,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共同开展职业素养培训,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合力。完善过程导向评价机制,建立德育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轨迹,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全面客观评价德育成效。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提升,参加专业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德育能力与水平成为学生成长引路人。
结论: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班主任德育渗透工作面临新机遇与挑战,需审视现实困境,凝聚育人共识创新德育方法。班主任应转变传统观念,将德育融入日常管理与教学全过程,注重职业特色强化实践体验,构建协同育人网络。通过优化德育内容体系,创新实施路径完善评价机制,能有效提升德育实效性。班主任德育工作须立足学生成长需求,聚焦职业发展要求,着眼培养德技双馨人才目标,构建职业教育特色德育体系,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彩娥.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渗透路径研究[J].教育界,2024,(02):143-145.
[2]成永深.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渗透路径[J].家长,2022,(36):43-45.
[3]宫磊.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渗透路径探析[J].家长,2021,(2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