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

作者

赵晓英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模式创新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现状,探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融合路径,提出数字资源环境下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构建混合式阅读教学模式、推行项目导向学习方法、建立多元阅读评价体系是提升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质量关键措施。借助数字工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合作交流学习成为数字化教育转型核心任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育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现状分析

现阶段小学生接触信息渠道日趋多元化,纸质书本不再作为唯一阅读媒介,电子书籍、有声读物、短视频等新型载体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促使阅读内容呈现碎片化趋势。学习习惯也随之发生转变,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快速浏览替代深度阅读,导致理解能力、思考深度出现下滑迹象。教学方式上,多数教师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但往往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课堂依然停留于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阶段。

教师评价体系仍侧重考试成绩,忽视阅读兴趣培养及思维能力提升,难以满足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需求。师资队伍信息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新技术应用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创新教学设计能力。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虽有提升,但城乡差距明显,优质数字资源分配不均衡,制约教育公平发展。家校协同机制尚未完善,家长对孩子网络阅读监管不足或过度干预现象普遍存在。互联网环境为小学阅读教育提供丰富资源与广阔平台,但如何引导学生从浅阅读迈向深阅读,培养高质量阅读素养,仍然是当前教师必须面对重要课题。

二、信息技术融合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优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深度融合。教师应该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预习,运用互动式电子白板展示课文结构,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微课教学形式针对阅读重难点录制简短精炼视频,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增强现实技术将抽象文学意境具象化,增强感知体验。智慧型阅读任务单结合二维码链接提供丰富背景资料,设置梯度式思考问题,推动主动建构文本意义。协作平台组织读书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拓宽交流渠道。数字阅读档案袋记录学习轨迹,实现个性化指导。阅读游戏化学习路径设置闯关模式与积分奖励机制,提高参与度。在线投票工具收集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人工智能技术推荐适合认知水平阅读材料,实现精准推送。学科交叉阅读项目引导从多角度理解文本,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以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课堂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前教师录制微视频讲述曹冲小故事,介绍历史背景,引发学习期待。同时通过班级网络平台推送与智慧主题相关绘本推荐,拓展阅读视野。课中教师借助增强现实应用程序展示大象形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象体型特征。设计数字互动游戏智慧闯关,让学生模拟曹冲思考过程,探索称象方法。使用电子白板标注课文关键词句,引导理解曹冲聪明才智。组织小小发明家在线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解决问题创新方法。课后布置创意任务——制作电子绘本《我学曹冲想办法》,运用平板电脑或家庭电脑完成创作,上传至班级云空间展示交流。教师通过学习管理系统记录每位学生参与度、作品完成情况,实现精准评价。家校协同环节中,推送亲子共读指导,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科学家童年故事,培养创新思维习惯。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字资源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路径

数字资源环境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供全新路径,教师应把握机遇创新培养方法。围绕主题设计系列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筛选观点,完成专题报告或创意作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结合电子作品展示、在线讨论参与度、自评互评等综合考量学习表现。数字阅读工作坊教授电子阅读工具使用技巧,如划线批注、制作思维导图等提升阅读效率方法。远程专家讲座通过网络直播拓宽学生视野。网络阅读马拉松活动设定阶段性目标,激励持续阅读习惯养成。网络阅读批判思维培养指导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社交媒体平台建立班级读书圈,鼓励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推荐好书。家庭阅读指导手册提供家长参与建议,促进亲子共读活动。数字创作尝试将阅读感悟通过电子绘本、微视频等形式呈现,实现从阅读者到创作者转变。区域阅读资源共享平台打破校际壁垒,实现优质资源互通互享。阅读与生活实践结合鼓励将文本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提升实用价值。

以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环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课前教师设计数字化预习任务单,通过班级学习平台推送黄山奇石全景图片与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黄山奇石形态特点。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查阅相关信息,使用平板电脑记录预习发现。课堂上教师运用3D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奇石实景,突破地域限制,带领学生云游黄山。组织奇石侦探团小组协作活动,各小组通过平板电脑搜索不同奇石图片,比较课文描述与实际形象差异,探讨作者如何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刻画奇石特征。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梳理课文脉络,理清描写顺序与方法。课后布置跨学科探究项目奇妙石头说,鼓励学生查阅石头形成科学知识,结合语文描写方法,录制一段科普微视频,上传至班级媒体中心。组织线上奇石创意名称大赛,学生根据生活中发现石头特点,创作新名称并配以文字说明。教师通过学习分析系统追踪每位学生参与各环节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数据支持。这种数字资源支持下阅读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与审美情趣,又提升了信息素养与表达能力,使传统阅读教学焕发新活力。

结论: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模式创新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面临传统教学理念束缚与技术应用浅层化等挑战。通过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机制、推行项目学习等策略能促进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深度融合。数字环境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注重批判思维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发展、创新表达方式探索。未来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造沉浸式、个性化、互动式学习体验,培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周玮.“互联网+”时代的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4,(08):85-87.

[2]豆贵学.“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08):182-184.

[3]张崇苗.慧阅读,智语文——“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智慧阅读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1,23(11):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