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材料耐久性提升的创新策略
李小辉 张猛
1.陕西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2.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围绕路面材料耐久性提升的创新策略展开深入探讨。首先剖析了路面材料耐久性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因素,随后从材料改良创新、施工工艺优化以及维护技术革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策略。通过对新型材料的研发应用、施工流程的精细化把控以及维护手段的高效化改进,旨在延长路面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与维护成本,为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路面材料;耐久性;材料改良;施工工艺;维护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展最为迅速的应属高等级公路。但现在的情况是,在外界不同的环境情况和日益增长的交通荷载的影响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普遍地出现开裂、路面凹凸不平等损坏现象,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而大幅度缩短。因此,探索路面材料耐久性提升的创新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道路工程技术的进步,还能在节能环保、保障交通流畅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构建高效、稳定的交通网络提供有力支撑。
1 材料改良创新策略
1.1 高性能添加剂的应用
在路面材料中添加高性能的添加剂是提升其耐久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纳米材料添加剂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可以填充到路面材料的微观孔隙中,增强材料的密实度,提高其抗渗性,从而减少水分对路面材料的侵蚀和破坏。此外,聚合物添加剂如聚乙烯醇纤维等,能够在路面材料内部形成网状结构,有效提升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防止路面因温度变化或车辆荷载产生裂缝,增强路面材料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
1.2 复合式材料的研发
研发复合式路面材料可以综合多种材料的优势。将沥青与水泥基材料复合,形成一种兼具沥青柔韧性和水泥基材料高强度的新型路面材料。在这种复合材料中,沥青能够提供良好的粘结性和抗变形能力,而水泥基材料则赋予路面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另外,还可以将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将废旧橡胶颗粒与沥青混合制备橡胶沥青复合材料。废旧橡胶颗粒能够改善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同时实现了对废旧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路面材料的综合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1.3 智能材料的探索
智能材料在路面材料耐久性提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自愈合材料能够在路面出现微小裂缝时自动进行修复。当路面材料内部的微胶囊破裂,释放出的修复剂会与空气中的水分或其他成分发生反应,填充裂缝,恢复路面的完整性,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还有温敏性材料,其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物理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防止路面软化变形;在低温时提高柔韧性,避免路面脆裂,使路面材料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增强其耐久性。
2 施工工艺优化策略
2.1 精细化混合搅拌工艺
采用精细化的混合搅拌工艺对于保证路面材料的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至关重要。精确控制各种原材料的投放比例和搅拌时间,确保添加剂、骨料等在路面材料中均匀分布。例如,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根据不同路面材料配方和施工要求,自动调整搅拌设备的参数,实现精准配料和搅拌。同时,采用多级搅拌技术,先进行初步干拌使原材料初步混合,再进行湿拌并加入粘结剂等关键成分,使路面材料达到最佳的混合状态,提高其内部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强路面材料的耐久性。
2.2 压实工艺的创新
创新压实工艺有助于提高路面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采用高频振动压实技术,通过调整振动频率和振幅,使路面材料在压实过程中更加紧密地排列。与传统压实工艺相比,高频振动压实能够更有效地排出材料内部的空气,增加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多轮碾压组合工艺,根据路面材料的特性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不同重量和类型的压路机进行碾压。先使用轻型压路机进行初步稳压,再用重型压路机进行高强度压实,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表面收光处理,通过多轮碾压的协同作用,确保路面材料达到最佳压实效果,提升其耐久性。
2.3 施工环境控制技术
施工环境对路面材料的耐久性有着显著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施工环境控制技术。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施工时,可采用加热保温技术,如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在施工现场设置加热装置或保温棚等,确保路面材料在铺设和压实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低导致材料粘性降低、压实困难等问题,影响路面质量和耐久性。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应加强通风除湿措施,防止路面材料过早受潮,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对于风沙较大的地区,设置防风屏障,减少风沙对路面材料铺设过程的干扰,保证施工质量和路面材料的耐久性。
4 总结
路面材料耐久性的提升对于现代交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材料改良创新,如高性能添加剂应用、复合式材料研发和智能材料探索,以及施工工艺优化,包括精细化混合搅拌工艺、压实工艺创新和施工环境控制技术等一系列创新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材料的耐久性。这不仅能够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提升道路的服务水平和行车安全,为交通运输业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在未来的道路工程建设中,应持续关注路面材料耐久性提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材料和工艺,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日益复杂的环境挑战,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着更加绿色、智能、耐久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亚坡,黄灏,房丹,郭平华,谢正奋.偏高岭土对预制混凝土路面材料耐久性能的影响[J].水泥,2022,(09):19-22.
[2]田亚坡,黄灏,房丹,郭平华,谢正奋.偏高岭土对预制混凝土路面材料耐久性能影响的微观分析[J].水泥工程,2022,(03):91-93.
[3]何潇律,付军,丁庆军.高承载高耐久性再生路面材料力学特性研究[J].工程与建设,2021,35(06):1365-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