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优化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

作者

李海东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沟小学025465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引导,提升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

引言

当前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每个学生都应掌握良好的信息技术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但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偏向理论化,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信息技术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基于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实现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1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此门课程现为普及性课程。分析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综合性、应用性和灵活性三个特点。综合性特点说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英语、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美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知识,同时此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门学科,反而是多门学科的结合体,学生需要运用多门学科知识才能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工具性本质。应用性特点说明小学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是以应用为目的的,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锻炼应用技能,并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习惯,进而形成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习惯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灵活性特点说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面向的学生年龄小,心智水平一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2优化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策略

2.1深化问题导向,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深化问题导向是培育学生计算思维的关键策略。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探索信息技术领域的复杂问题,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能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逻辑推理、抽象概括和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长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将显著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高效地处理信息,并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激发游戏热情,享受学习乐趣

小学生天生喜欢游戏,教师可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实现寓教于乐,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效率。教师可根据信息技术教学主题,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主动性。例如,信息技术理论通常较为枯燥,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太吻合,教师可将理论知识分解为多个小项目,以游戏形式展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授键盘知识时,教师可设计游戏引导学生使用键盘,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掌握键盘操作。学生在掌握基础后,教师可设置一些挑战,增加学习难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这种游戏化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提升领悟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信心。

2.3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小组合作。信息技术学科较为特殊,部分学生从小接触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较高,也有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很陌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弱,两类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大,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学习速度也有差异。为了同时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小组合作活动,采取科学的分组方式,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合作开展实践活动。(2)应用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设计具体的项目任务,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突破重点、难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设计相应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做好项目方案、项目实施计划,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项目式教学结束后,教师还要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实践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个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2.4融合网络教学,培育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知识传播和学习拓展的重要渠道。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负责任地使用网络资源,不仅增强他们的信息素养,还提高了他们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他们需教授学生高效检索和评估网络信息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行为的社会影响,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数字公民。教师应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抵制抄袭和剽窃,禁止传播未经授权的内容。同时,教师还需教授学生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提醒他们谨慎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未验证文件,防止不良信息侵害。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如网络环保和网络安全宣传,以实践信息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成为负责任的数字公民奠定基础。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学生将学会在网络空间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权益,同时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为增强学生的网络责任感,教师可设计以网络安全和数字伦理为核心的课程活动。例如,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场景,让学生体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习预防措施。通过分析真实的网络诈骗案例,学生能更深刻理解网络犯罪的严重性,并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网络诈骗侵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践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探究更适合小学生的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时代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实践教学也不能停滞不前,教师要不断探索更先进的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出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信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玲.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2023(13):35-37.

[2]张秀梅.创新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4(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