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议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

作者

吴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木乐镇广仁中心小学 537200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促使学生更加透彻、有效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新课标的更新迭代,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完善,教学的质量也效果也具有了更好的提升,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不断的加强,高效课堂的构建进一步地落实了新课标相关的要求,让学生获得了更好的学习和提升。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一下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

关键字:新课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前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不仅关系着学生小学阶段的整体学习成效,也对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基于新课标来进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以高效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积极应对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来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促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具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具有更加良好的表现。

1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学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这使得教师需要面临一波接一波的挑战。而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新课标相关的要求,让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具有更好的表现。同时,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能够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从而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中都能够具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理解深度

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所学内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开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成效获得显著的提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标要求下构建高效课堂时,首先要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上着手,通过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并进行不断的夯实,从而让学生以高效的方式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实施“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时,教师以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情境的推动下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所学内容。首先,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在网络中寻找一些与其相契合的图片或航拍视频,并根据课文的发展来搭配一些海浪声、风铃声等音效。随后,在教学时,教师为学生一边为学生播放视频和音效,一边为学生进行朗读,促使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充分地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从而加强学生对课文情感与内涵的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并加强学生的所学内容的掌握。以此来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1]。

2.2 组织演绎实践,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实践,不仅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和记忆,也能够充分地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运用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不断夯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从而让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标视域下构建高效课堂时,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文化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实践活动的推动下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所学内容。

例如:在实施“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的教学时,教师以演绎实践的方式来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将学习与实践充分地结合在一起。首先,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来设计一个与课文结构相似的演绎剧本,并准备一些相关的道具。随后,教师为学生充分地讲述课文的结构与内涵,在学生充分地理解课文内涵后,教师为学生发放剧本并选择一些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和剧本要求来进行演绎,并在演绎的过程中充分地还原和展现剧本中对事物的描述,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践活动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借此,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快速完成对所学内容的运用与夯实,从而提高教学的成效[2]。

2.3 实施翻转课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以快速、有效的方式来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并对所学内容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全面。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要出于长远考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以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例如:在实施“守株待兔”的教学时,教师以翻转课堂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课堂完善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前告知学生会在下堂课中选择一些学生代替教师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和总结。随后,在教学时,教师随机选择一些学生代替教师来讲述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则充分地整理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与优点,在所有学生都完成讲述和总结后,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同时表扬其中具有优点的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从而推动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由此来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大多贪玩,缺乏对学习的兴趣,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的效率较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不够扎实,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印象。而通过结合新课标思想来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情境、实践、翻转的方式下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成效,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形成,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桂霞.整合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2):134-137.

[2] 王芸萍.基于空中课堂实施线上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J].数据,2022(09):191-193.

[3] 吴菁.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融合路径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0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