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

作者

谢莹

湖南省蓝山县第一完全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更为看重。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了更多崭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还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建设优化调整,让学生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方面能够有效丰富课堂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类经典诗词、故事、名著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文化根基,促进学生文化底蕴的构建;另一方面则能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有效路径,营造出良好的社会发展风气。由此可见,对小学语文课程建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合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鼓励学生创新发展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极具创造力的文化,教师在语文课堂建设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应当以此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传统故事等内容的新编创作,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对传统文化故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融合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在学习到《牛郎织女(一)》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故事阅读,了解故事的情节脉络。在此之后,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对传统故事进行新编,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如以现代社会为背景,设想牛郎和织女重逢的场景等,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进行故事的延续编写,让新思想和传统元素相互碰撞,擦出新的火花,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养成,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度了解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其中得到良好锻炼,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受益匪浅。

二、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强调知行合一。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验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方式进行语文课程创新建设,带领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其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传承和发展得到有力支持。例如:在学习到《桂花雨》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活动主题为“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积极的整合学校资源与挖掘当地资源,带领学生一同寻找身边的桂花树,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嗅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重点观察桂花的颜色、气味、形状等,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加深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内容的理解,逐步和作者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的手工艺术者或厨师,为学生展示与桂花相关的传统美食的制作、精美的传统艺术品制作方法,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之美,增强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和进步,实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课程建设有效性。

三、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在语文学科中的部分知识具有复杂和抽象化的特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创新调整辅助学生理解这一部分知识,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化繁为简,同时进行学科内容的有效拓展与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切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情感等,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例如:在学习到《山居秋暝》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集体朗读古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做到对古诗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更无法体会到古诗的意境。此时教师则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围绕《山居秋暝》所制作的中国山水画,让学生注意观察其中的色彩运用、山水布局等,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古诗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古诗选择合适的中国传统古典乐,伴随着古筝曲和古琴曲让学生重新集体朗读古诗,使学生能够逐步地发现其中的韵律节奏,渐渐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起伏,学生能够获得新的感悟和体会,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让学生的审美视野更为开阔,并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将小学语文课程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养成、思维发展和文化创造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实现全面化成长进步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教育服务,让学生在其中取得一个又一个崭新的进步成果。

参考文献:

[1]黄贤贤.融入文化精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J].华夏教师,2024,(30):82-84.

[2]杨淑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探索[J].教育观察,2024,13(18):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