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素材积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梁珍荣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第二小学5463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形式上的小学作文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其只注重学生传授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技巧和素材,学生的阅读面窄,导致了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性和多样性,作文整体质量不高。通过积累生活化素材,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作文更加贴合现实世界,作文能够更加生动、真实、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共鸣,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本文聚焦了生活化素材的积累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素材;小学作文教学;重要性;应用策略
引言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更是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养。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作文课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性等,急需教师去解决。教师通过将生活化素材引入小学作文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汲取写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生活化素材的理论概述
生活化素材指的是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人、事、物、景等,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能够切实反映真实的生活面貌,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当中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人生经历、日常活动、家庭环境、社会热点等都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生活化素材积累在小学作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传统形式上学生写作素材往往由教师搜集或从书籍中获得,这种单一的素材导致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联系,学生难以与其产生共鸣,学生会感到乏味和无趣,这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和积累,能够让学生挖掘日常生活,发现日常生活当中的人、事物、情感等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写作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避免了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的困境。
2.锻炼综合语言应用
在传统小学写作教学中,单一的写作素材往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难以接触到更多的素材和表达方式,并将其在真实情景当中进行灵活运用,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当中的细节和情景能够积累到生活化的素材,从而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在转化文字时需要学生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和描述,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促使作文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生活化素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观察生活细节,积累习作素材
观察是积累生活化素材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写作也反映了真实生活,生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包括人们的日常经历、观察、思考和感受都能够成为写作的原材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当中的细节,能够从中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而这种真实的生活细节能够使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的具体、生动,避免了空洞虚假和假大空。同时生活中的细节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生活细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表达情感,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够使作文更加富有感染性。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当中的细节,从而积累到写作素材,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奠定素材基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景创设法作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模拟出来的真实情景当中来开展学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在小学语文写作课程中,创设生活情景,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写作教学当中,提升其课堂参与程度。能够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情境当中使用生活化素材来进行写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角色扮演、游戏环节等活动来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当中开展写作,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写作质量,增添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记一次游戏》的习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成语接龙大比拼”游戏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快速思考相对应的成语,这种竞争氛围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比赛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描述比赛的过程、自己小组的表现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立足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活动是教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连接了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当中积累到丰富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写作欲望和写作兴趣。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转化为文字来进行表达,需要学生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修辞手法来描绘这个事物,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这种通过实践活动积累形成的生活化素材,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习作时,教师组织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来实地探查附近的文化遗产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外观、建筑特色、周边环境等,鼓励学生从这些方面观察细节,获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并在实地探查的过程中完成《文化遗产记录手册》,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分类整理所见所闻,形成学生的写作素材库。教师组织学生以“申遗小记者”的身份开展角色扮演任务,需要学生通过采访游客、撰写宣传稿等实践,来深度理解文化遗产保护意义。学生在这种真实写作场景,责任意识能够被激发,促使学生主动查文化遗产相关文献资料,并从中提炼观点,避免自身写作内容空洞。
结语
随着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提出,生活化素材的积累在小学当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化素材的价值,积极探讨其融入到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而全面的提高小学作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戚海燕.扎根生活,汲取素材——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11):79-80.
盛晓红.生活化视野下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指导探究[J].智力,2021,(2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