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场地的创设与利用

作者

陈兰英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中心幼儿园535321

摘要:本文拟从游戏场地规划与材料投放两大视角切入,立足幼儿园教育实际,系统阐述户外场地创设的理念策略。场地规划需遵循安全性、互动性原则,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巧妙利用空间形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元、兼具审美享受的游戏体验;材料配置需突出趣味性、开放性特点,投放形态各异、用途多变的游戏材料,在保证使用安全基础上最大限度满足幼儿旺盛好奇心,为其提供自主选择、自由创造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创设

引言: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合理创设户外游戏场地,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拟从场地规划、材料投放、资源利用等方面探讨如何创设与利用好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场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愉悦成长。

一、科学规划户外游戏场地,营造丰富自主探索空间

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规划需本着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立足园所实际状况,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游戏需求以及安全适宜等因素进行整体布局设计,最大程度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场地规划首要遵循安全性原则,合理划分区域,做好动静分离,避免活动互扰。大型玩具区、沙水区等容易引起幼儿激烈奔跑、追逐等大动作游戏区域,应选址于相对独立区域并设置安全防护。操作区、美工区等静态游戏区则可布置于相对集中区域,便于幼儿互动交流。强调功能性原则场地各区域配置应契合幼儿游戏需求,为主动探索提供广阔天地。如大型建构区可提供搭建平台、大块积木等激发创造欲,培养动手能力,表演区可搭设舞台、布置背景等,满足表现欲提升表达能力。科学探索区可布置探索墙、实验台等激发猎奇心,培养探究精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游戏情境有助于幼儿在选择中展现自主性,在探索中获得进步。

场地规划还需兼顾幼儿审美情趣,在功能布局基础上,融入美感元素,提升空间吸引力。可通过预留空地与景观小品相结合方式,点缀绿植、雕塑、音乐等美化场地,在满足游戏需求的同时以自然、和谐、趣味的环境氛围感染幼儿,激发其参与欲望。如打造音乐角,设置露天乐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美妙音律;又如开辟小舞台,创设自由表演空间引导幼儿在轻松环境中展示才艺;再如布置涂鸦墙,定期更换主题,吸引幼儿驻足创作,感受美的熏陶。将基础游戏功能与审美体验相融合,精心营造和谐统一、赏心悦目游戏场域,能够引发幼儿情感共鸣,唤起参与热情使其在怡然自得中潜移默化形成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场地空间还可嵌入难度梯度,以富于变化、渐进提升空间形式,吸引不同能力水平幼儿参与其中引导循序渐进挑战,在反复游戏探索中体验能力进阶,获得成就感,满足表现欲进而更加投入专注,实现自我价值。科学规划布局应立足多元统整理念,兼顾安全性、功能性、审美性、挑战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发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游戏情境,以变化有致、梯度递进空间形态激发幼儿参与动机为其提供释放天性、展现个性、培养能力的广阔舞台,进而在自主探索中感知环境,建构经验实现全面发展。

二、合理配置游戏区域材料,激发多元自主游戏兴趣

教师应该根据分区功能定位,甄选契合主题、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游戏材料,以新颖有趣、富于变化的形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如体能活动区可配备攀爬架、轮胎、平衡木、跷跷板等大型玩具引导肢体协调运动,提升平衡感与灵活性;想象游戏区可提供床、橱柜、厨具、电话等生活用品,鼓励模拟体验,培养社会交往能力。自然探索区可陈列放大镜、工具箱、图鉴册等科普用品启发观察思考,培育科学探究精神。游戏材料配置需立足幼儿兴趣需求,突出趣味性、操作性,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影响幼儿,既要满足年龄特点,提供感官享受又要融合学习因素,渗透知识技能,实现游戏育人价值。

游戏材料配置还需突出开放性,提供形态各异、用途多变的材料,赋予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安排的空间。棍棒、绳索、轮胎、纸箱等非固定材料可引入场地,激励幼儿自行选材、自主搭建,在反复拆装、创造性建构中培养思维力与创新力。部分材料还可预留改造余地,邀请幼儿参与布置,增添归属感提升参与度。如共同粉刷墙面、共同植入花草、共同制作标识等,在参与中强化自主意识,点燃游戏热情。材料配置需遵循安全性原则,所有的材料须坚固耐用、无毒无害并消除尖锐边角,定期检修,及时更换以免对幼儿造成伤害。活动中教师还需做好巡回指导,及时化解材料争抢等矛盾,引导友好分享,培养合作品质。科学配置游戏材料需立足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兼顾游戏价值与教育价值,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丰富材料种类,创新形式载体以开放、趣味、互动形态满足幼儿旺盛好奇心为其提供自主选择、自由创造的空间进而引导自主探索,培养专注能力,孕育创新精神,最终达成寓教于乐、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灵活运用场地资源优势,提升幼儿自主游戏能力

户外游戏场地蕴含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教师应学会因地制宜,发挥场地独特优势,积极开发利用为幼儿创设别样游戏体验。如利用树木花草等自然资源开展观察、采摘、制作等探索活动引导亲近自然,感受生命。利用场地空旷优势开展追逐、投掷等体育游戏,提升体能发展强健体魄。利用场地环境优势开展表演、聚会等主题游戏促进社会交往,发展合作分享,利用游乐设施优势开展攀爬、滑行等冒险游戏培养勇敢自信品质。

活动形式需灵活多样,寓教于乐,在环境互动中主动建构经验。教师还应及时跟进指导,提供适宜支持和挑战引导自主思考和问题解决,不断提升幼儿游戏水平。教师应放手适度,给予幼儿充分自由探索时间,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学会思考决策,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独立自主品格。教师需摒弃生搬硬套做法,立足本园实际,发挥场地资源优势,以开放、启发以及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游戏,提升幼儿自主游戏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结论: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创设至关重要,需立足园所实际,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育人理念,因地制宜规划场地布局,巧妙利用空间形态,以富于变化、适度挑战的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精心配置游戏材料,突出开放性、互动性,以新颖有趣、用途多变的材料激发探索热情,满足好奇心理为幼儿提供释放天性、展现个性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潘莹莹. 农村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4.

[2] 马洁. 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规划与创设[J]. 基础教育研究,2019(6):89-90,92.

[3] 李晓燕. 基于自主、快乐的自主性游戏环境开发与创设[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8):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