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价值及方法探析
张卫齐
无锡市八士中学
摘要:在当前教学背景改革下,教学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和精细化。合作学习由于具有较为成熟的研究以及独有的优势,逐渐成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学习模式安排的主流。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理工科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巨大的影响。由于初中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物理这样一门自然科学的学科,容易产生巨大的疑惑和不适应,因此教师需要因地制宜地设计安排基于合作学习下的教学模式来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这门学科课程,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将探究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教学价值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摩擦力
引言: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拥有较为长时间使用的教学模式,在许多教师的实验和探索中逐渐得到了完善,同时在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如何安排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是否可以高效地学习物理。
一、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与价值
在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良好的教育风气,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友情和合作意识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1]。合作学习指的是一定数量的学生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互帮互助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模式鼓励了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兼顾了集体和个人的荣誉感,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得到提高和激励,帮助学生从心理和价值观上的健康成长。班级的学生具有差异性和两极分化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合作学习下的互帮互助模式来让一些物理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好学生的帮助下提高物理水平,让班级集体可以有更高效的学习。教师能否合理地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决定了学生能否高效地学习物理知识。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计划可以顺利的开展,同时在备课的时候需要兼顾的方向会减少,教师可以选择互助式的学习方式,从而让基础差的学生一样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实现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课堂内转变教学风格
在课堂中,教师往往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有效率地完成教学计划和课程讲授。同样的,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中引入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让学生可以在快乐和合作中学习到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的认知和理解[2]。
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可以合理的对课件或授课内容进行幽默处理,让课堂充满风趣。比如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在PPT中放出花样溜冰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观察哪里受到了摩擦力,教师也可以放映出刹车片刹车的时候如何快速地将车轮停下,让学生分组记性讨论,思考和总结这两者有一些什么地方不一样。教师可以借助这个问题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花样溜冰的摩擦力大还是刹车的时候摩擦力大?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问题,同时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问题并解答。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教学娱乐活动,如教师可以分组思考,让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拉开书本,另一个小组想办法让两本书可以不被拉开,而且不可以借用其他工具或者东西。教师可以提示利用摩擦力的知识来完成任务,在规定时间过去以后,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展示出比较平常的方法,将两本书每一页都互相夹起来,然后合上两本书,这样就不容易拉开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类似的小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并产生浓厚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设计课外实践活动
(一)丰富合作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物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和知识往往建立在实践中,因此教师在教授物理的时候,需要合理地设计和安排实验,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参与到物理实践活动当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让学生多人为一组完成同一个实践活动,而不是单独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以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危害和用处作为实践主题,让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在社会中进行调查以及收集资料。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机械工厂,随后让学生观察机器运作的时候摩擦力的有什么危害,或者哪里用到了摩擦力。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物理的眼睛;另一方面,教师让学生几人为一组,相互提醒,一起讨论,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和启蒙。教师也可以让工厂的技术人员向学生解释,摩擦力的应用和防护,或者让学生向技术人员提问来了解摩擦力。通过技术人员详细的解释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摩擦力在生产过程中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摩擦力这一个内容。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写出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堂上让各个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报告,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思考,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设计更多合作实践活动,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性,看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分组完成活动存在互帮互助的性质,可以在实践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开展互助学习,引导学生互帮互助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成绩考核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物理考核,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对物理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在日常学习中设置互助小组,开展互助学习,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考核成绩来分配互助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互助小组,开展互助学习模式。以学生学习摩擦力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在考核摩擦力掌握情况的测试中拥有较好成绩的学生来帮助成绩较差同学,并且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给这些帮助他人的学生,让学生帮助他人的时候更加有荣誉感和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指定学生专门辅导来实现针对性的帮助。当学生对如何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始终无法掌握方法时,该学生请教同学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请教教师的可能性,因此安排针对性的学生来帮助基础差的同学可以让学生更愿意展示自己的疑惑和疑问。同时教师也不应该放弃针对基础好的学生的培养。教师可以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另外分出一组,在这个小组中鼓励一起讨论物理问题以及物理知识点,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讨论中提高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了解程度,如教师可以将一些较难的题目布置给这个小组,如计算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度向下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以及摩擦系数,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乐于在讨论中欧冠互帮互助,从而实现“有教无类”的目标。在合作学习模式下的互助学习中,可以高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程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策略和应用价值。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道德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师也可以借助合作学习模式实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蒲廷才.初中物理实验小组的合作学习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97-98.
[2]刘旭东.话语权再分配——谈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改进[J].才智,2020(08):71.
[3]范润生.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28.
[4]陶永娟.基于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