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科学树剪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

作者

米克力古力•沙吾提

库车市阿拉哈格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森林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树剪作为一种森林经营管理手段,能够通过改善森林结构、调节物种竞争关系等,对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深入探讨科学树剪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机制、实施方法及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科学树剪;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树剪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机制

(一)改善森林结构,提供多样化栖息地

森林结构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科学树剪可以通过调整树木的密度、高度和空间分布,创造出多层次、异质性的森林结构。例如,在一些人工林中,通过合理的疏伐和修剪,去除部分生长不良或竞争激烈的树木,能够增加林下光照,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林下植被的丰富度增加,为许多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鸟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同时,不同高度和冠幅的树木组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垂直空间,满足了不同生物对栖息空间的需求。一些鸟类喜欢在高大树木的顶端筑巢,而小型哺乳动物则偏好利用林下的灌丛和枯枝落叶层作为藏身之所。

(二)调节物种竞争关系,促进物种共存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对于光照、水分和养分等资源的竞争。科学树剪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修剪或砍伐部分树木,调节物种间的竞争强度,为一些生长较慢或处于竞争劣势的物种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在混交林中,一些喜光树种可能会过度生长,遮挡住其他树种的阳光,影响其生长。通过对喜光树种进行适当的修剪,减少其对光照的竞争优势,能够让耐阴树种获得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促进不同树种的共存,增加森林物种的丰富度。此外,科学树剪还可以控制一些优势物种的扩张,防止其过度侵占其他物种的生态位,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平衡。

(三)促进森林更新,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延续

森林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维持和发展的关键过程。科学树剪能够刺激树木的萌发和生长,促进森林的自然更新。对于一些具有萌芽能力的树种,修剪后可以促使其萌发更多的新枝,增加森林的幼树数量。在采伐迹地或遭受自然灾害的森林中,通过科学树剪对残留树木进行处理,能够加快森林的恢复进程。新萌发的幼树和幼苗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延续提供了基础,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将逐渐形成新的森林结构,吸引更多的生物栖息和繁衍。同时,森林更新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树木,也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时间异质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稳定。

二、科学树剪的实施方法

疏伐:疏伐是科学树剪中常用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调整树木密度。通过去除部分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或竞争激烈的树木,改善森林内的光照、通风和养分条件。疏伐强度应根据森林类型和目标进行合理控制,一般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疏伐强度可控制在 15% - 30% 之间。在进行疏伐时,要注意保留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树木,如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树、具有固氮作用的树种等。

整形修剪:整形修剪主要针对树木的树冠进行调整,以改善树木的生长形态和空间分布。对于一些高大乔木,适当修剪其侧枝和顶梢,可以控制树木的高度和冠幅,增加林下光照,同时减少树木在强风等自然灾害中的受损风险。在修剪过程中,要遵循树木的生长规律,采用正确的修剪方法,避免对树木造成过度伤害。例如,修剪切口应平滑,避免撕裂树皮,以利于伤口愈合。

截干与平茬:截干和平茬适用于一些具有较强萌芽能力的树种,如杨树、柳树等。在树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将树干截断或在基部平茬,可以刺激树木萌发新的枝条,促进森林更新。截干和平茬的高度和时间应根据树种特性和经营目标进行选择。一般来说,截干高度不宜过高,以保留树木一定的光合作用能力;平茬时间则多选择在树木休眠期,以减少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三)树剪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保护林下植被:在树剪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林下植被,避免因机械作业或人为活动对其造成破坏。尽量减少机械设备在林内的行驶范围,对于必须经过的区域,可以铺设防护垫,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压实。对于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林下植物,如珍稀药用植物、指示性植物等,应采取标记和特殊保护措施,确保其在树剪过程中不受损害。

妥善处理采伐剩余物:树剪产生的采伐剩余物,如树枝、树干等,应进行妥善处理。一方面,部分剩余物可以留在林内,作为野生动物的食物和栖息地,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例如,一些昆虫会在枯枝落叶中产卵和栖息,而这些昆虫又是鸟类等动物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可能传播病虫害的剩余物,应及时清理出林外,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三、科学树剪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策略

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培训课程、实地示范等方式,加强对森林管理者、从业者以及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科学树剪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的认识。普及科学树剪的知识和技术,转变传统的森林经营观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科学树剪在森林经营中的广泛应用。

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特点,制定科学、详细的树剪技术标准与规范。明确树剪的目标、原则、方法、强度、时间等关键要素,为实际操作提供统一的指导依据。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及时对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建立健全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长期、系统的科学树剪效果监测与评估体系,综合运用地面监测、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对树剪后的森林结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标等进行动态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准确评估树剪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树剪策略,为科学树剪的持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论

科学树剪作为一种有效的森林经营管理手段,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善森林结构、调节物种竞争关系和促进森林更新,科学树剪能够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然而,要充分发挥科学树剪的作用,需要遵循生态原则,合理应用多样化的树剪技术,并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同时,针对目前面临的观念认识不足、技术标准不完善和监测评估体系不健全等挑战,应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技术规范和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科学树剪在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为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未来的森林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科学树剪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不断探索其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最佳应用模式,为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潇洁,康荣娜.树木整形修剪的意义和原则[J].农业与技术,2019,39(11):152-153.DOI:10.19754/j.nyyjs.20190615069.

[2]付文林,张丽仙.二球悬铃木大树更新修剪技术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9,No.186(03):81-82.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9.03.036.

[3]田健瑞.不同地域的植物修剪技术分析[J].山西农经,2019,No.244(04):103.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04.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