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藏族地区公安民警身体状态研究
王诗秦 登真多吉 褚竹松
四川警察学院646000
2024年四川警察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四川省藏族地区公安民警身体健康状态调查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 (编号:S202412212072)
警察健康监测与康复研究中心课题:全警实战大练兵背景下基层公安机关警务实战训练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编号:202410B02)
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社会治理视域下公安机关快反“135”机制建设策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编号:SCZA24B02)
摘要:公安民警承担着维护社会安全以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职责,鉴于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公安民警要直面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又时常处于高风险环境之中,这致使其身体健康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在四川省藏族地区,民警面临着像高原反应、气候变化这类特殊的身体健康挑战。为保障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了解并解决其身体健康问题极为关键,本文依靠对四川省藏族地区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与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运动干预方案,帮助改善其身体健康状态。
关键词:藏族地区;公安民警;身体状态;调查
前言:四川省藏族地区属于特殊的高原区域,此地地理环境欠佳,气候变化无常,民警工作承受的压力更为繁杂,高原环境里的低氧、高海拔等因素对身体影响颇深,体力消耗更快,致使部分民警出现疲劳感、体力下滑等情况,特别在藏区特殊文化背景下,民警面临的社会适应与文化冲突问题也使心理压力增大。怎样借助有效的运动干预以及健康管理,提升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状态,成为提升公安工作效率以及民警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1 调查工具与方法
1.1 调查工具
本研究运用自行编制的《四川省藏族地区公安民警身体健康状况问卷》当作调查工具,问卷内容包含公安民警的基本健康信息、常见身体健康问题、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工作压力以及对运动干预的认知和接受度等方面,问卷设计依据文献回顾以及专家咨询,保证涉及公安民警身体健康状况的主要维度。所有问题均经过专家评审,采用Likert五点量表形式,让调查结果更有定量分析的可操作性,问卷内容关注民警身体健康的当下状况,又考量他们对健康管理的认知,评估他们对未来健康干预方案的接受程度与期望。
1.2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借助线上问卷的方式来开展,目的在于提升调查的覆盖范围以及效率,问卷会经由四川省公安厅以及相关单位的官方渠道,发送给藏族地区的公安民警,每个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的负责人会提供协助,保证问卷可及时发放到民警手中,为了保证问卷有有效性和代表性,预计会在四川省藏族地区的10个公安单位内展开抽样调查,覆盖300名公安民警。问卷的回收会运用在线数据收集平台,以此保证数据采集的高效且准确,预计最终能回收有效问卷250份以上,回收率达到83%以上,在问卷回收之后,研究团队会对数据进行整理与清洗,挑选出有效问卷,并且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藏族地区公安民警的健康状况以及他们的健康需求。
2 四川省藏族地区公安民警身体状态的调查结果
2.1 体力健康状况调查
开展针对四川省藏族地区公安民警体力健康状况的调查工作时,着重评估了其日常活动能力、体力耐力以及是否存在如关节问题、体重超标这类常见的体力障碍情况,调查得出的结果说明,多数民警存在一定程度的体力问题,在体力耐力方面呈现出较差的表现。
大约40%的民警表示存在一些轻微的体力方面的问题,像是轻度的关节疼痛或者偶尔会出现的疲劳症状,有20%的民警存在中度体力问题,主要体现为在经历高强度工作之后出现的持续性疲劳以及运动耐力下降等情况,在藏区,因为高原环境有特殊性,体力消耗相对较大,再加上长时间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部分民警的身体状态没有可得到有效的维护。
2.2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对于其工作表现而言十分关键,这一点与身体健康同等关键,此次调查除了关注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外,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了评估,具体囊括了工作压力、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频率。
35%的民警称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具体体现为在工作强度较大、任务较为繁重之时,偶尔会产生焦虑和紧张之感,25%的民警表示存在中度心理压力,在面对频繁出现的高危任务时,情绪波动较为明显,10%的民警表示存在严重心理压力,部分人甚至出现了焦虑症以及轻度抑郁症状。藏区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与特殊的生活条件,无疑使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2.3 运动习惯与健康认知调查
此次调查对公安民警的运动习惯以及他们对于身体健康管理的认知状况展开了评估,最终结果说明,尽管大多数民警已然认识到运动对于健康有一定益处,然而实际的运动频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并且还欠缺系统的运动干预计划。
仅有20%的民警可维持每周3次及以上的运动频率,而35%的民警每周运动1至2次,大部分民警虽对运动存有一定认知,然而实际参与运动的时间以及频率相对较低,15%的民警甚至并无运动习惯,长期处于缺乏运动的状态,这对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调查亦显示,民警们普遍认识到运动的关键性,在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体力以及抵抗疾病这些方面的认知,但实际情形说明,缺乏有效的运动指导以及实施计划乃是致使运动不足的主要缘由。
3 四川省藏族地区公安民警身体状态的发展策略
3.1 加强体力训练与运动干预
依据调查得出的结果,四川省藏族地区的公安民警普遍存在着体力方面的问题,在高原这样的环境当中,民警的体力消耗会比较大,并且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若想要切实改善民警的体力健康状况,首要的是制定并且实施适宜的体力训练计划,这些训练要依据藏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以及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去设计,还要结合公安民警的职业特点,以此保证其有安全性与可行性。可借助增加像慢跑、游泳、骑行等这样的有氧运动,以及重量训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来提升民警的整体体能水平,提高其耐力和爆发力,训练频率建议为每周3次,每次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强度。
3.2 强化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
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四川省藏族地区的公安民警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状况较为明显,面对这一情况,需要强化心理健康干预,给予系统化的心理支持服务,其一建议公安系统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管理平台,为公安民警提供定期的心理评估以及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及时知晓自身的心理状态,察觉潜在问题。其二应当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民警的自我调节能力,培育其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技巧,降低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影响。
3.3 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与运动干预方案
建议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以及运动干预方案来帮助民警科学管理自身健康并逐渐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健康管理方案要依据不同民警的身体状况、工作强度以及生活习惯来设计个性化运动计划,对于长时间久坐岗位的民警可推荐更多拉伸运动以及舒展背部和颈部的动作,对于需要进行体力劳动的民警则可增加力量训练以及有氧运动的比例,运动干预计划需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在保障民警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安排合理运动时间。借助定期健康评估与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运动方案。
结语:本研究针对四川省藏族地区公安民警的身体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分析,呈现出体力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运动习惯等实际情况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显示,藏区公安民警在应对高原环境以及高强度工作压力之际,普遍存在一些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隐患,体力耐力不够、心理压力较大以及运动习惯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民警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囊括加强体力训练与运动干预、强化心理健康支持与干预,以及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与运动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1]朱邦森.温州市警察身体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温州大学,2019.D
[2]杨景涵.公安民警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兰州市部分公安民警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04):17-20.
[3]陈玉敏,刘河宏,刘庆寿.云南省公安民警身体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二)[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04):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