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王艳萍 王利伟 邵茜 张玲玲 姜楠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步古沟镇中心小学 068162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话题,要求小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将教学目标从以往知识讲解转变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实施优化与调整。而深度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推动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引言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更多关注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层面的高阶思维的学习,其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力”和“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背后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等,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停留在浅层的识记和套用上,只能让学生获得“惰性知识”,而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1核心素养导向下深度学习教学的意义
1.1有益于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深度学习理念强调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解法进行深入探究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应用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加自如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此外,深度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对于强化其应用能力、提升其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深化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度学习策略的实施使学生从课堂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与探究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能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观点,还能引导他们从简单的知识学习与应用到深入思考知识背后的规律,体会学习的探究精神。
2核心素养导向下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2.1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制订深度学习计划
教材是知识学习的重要资源,鉴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教材通常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现知识内容。教师若仅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直接授课,虽然便于学生快速理解知识,但也可能限制了学生对思想深层次的探索。因此,在实施深度学习策略时,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分布规律及难易程度,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确保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以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认识20-99”的教学为例。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数位关系与数的组成,并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但教材并未直接说明这些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字分解、组合等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并引入更多同类型的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寻找共性,从而发现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如,通过引入算盘这一传统计算工具,教师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数字。如在展示数字“45”时,教师可以利用算盘向学生讲解:“‘45’这个数字在算盘上表示十位有四个算盘珠,个位有五个算盘珠,意味着‘45’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同样地,在展示数字“60”时,教师可以说明:“‘60’这个数字在算盘上表示十位有六个算盘珠,个位没有算盘珠。”通过这样的展示和讲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总结这些数字的共性,使学生理解数字分解与数字组合的思想,从而有效减少学生在认识数字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总结其中蕴含的思想,并基于教材案例资源拓展新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简单问题来总结思想规律,能使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
2.2创设情境,激发深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气氛沉闷,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深度学习理念倡导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以增强其深度学习的意识,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创造机会。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科特性与学生特点相结合,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感受到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其深度学习兴趣。
2.3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积极推动深度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提升学生运用知识、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的比重,增加实践环节,并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来完成知识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中的“圆柱和圆锥”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圆柱形茶叶罐、圆锥形陀螺这两种物品,引导学生通过亲手触摸、测量和比较,发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区别,并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接着,教师可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制作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型,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测一测等实践活动,分析圆柱的高(有多少条)以及圆锥的高(在哪里、有几条),并对比两者的不同特点。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在生活中寻找圆锥体、圆柱体,并从正面、侧面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观察,分析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展开圆锥、圆柱,分别可以得到什么形状,并将观察结果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一系列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导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增强课堂的实践性,还能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深度学习策略的实践探索,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又是积极响应当前教育改革需求的具体体现。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以深度学习理念为指导,通过深挖教材知识内容、创设情境、增加实践教学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指明深度学习方向,最终促使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莫兆宗.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2(35):58-60.
[2]郭燕华.浅谈小学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J].天津教育,2022(31):37-38.
注:本文系河北省承德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基础教育一般课题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深度学习教学研究》(立项编号:230801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