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赵毓典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凤凰实验中学2574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大单元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优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逐渐崭露头角。这一模式强调知识的整合性与迁移性,致力于打破传统教学的碎片化弊端,通过构建宏大的知识单元体系,助力学生形成系统而全面的地理认知框架。在初中地理这一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中,大单元教学的引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与深度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初中是地理学科独立开展教学的起始阶段。在此阶段,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虽然足以支持他们在探究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认知,但尚不足以支撑他们独立构建课程整体的知识架构。因此,教师还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指导教学实践,以助推学生的整体性学习。下文主要围绕基于大单元的初中地理课堂构建展开。
1大单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法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具体如下:第一,能够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开展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而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该模式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往往以学习任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大单元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自由地应用知识、拓展思维、解决问题,进而有利于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二,有利于实现深度学习。在传统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某一个章节或者某一个知识点之上,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该知识点有较为充分的理解,但忽视了地理学科的整体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地理思维的拓展,使学生的学习长期停留在表层。而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从单元的角度入手,对整个单元甚至单元前后的知识点进行整体化的分析与研究,不仅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2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2.1教学设计阶段: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与内容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之初,教师需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教师可以先深度研究教材,把握单元的重难点、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而后,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与新课标的指导意见相结合,依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与认知水平,制订完整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大单元教学目标需以核心素养为框架。在明确具体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确定大单元教学内容,串联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课程教学的组织做好准备。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优先确立能为大单元教学做好铺垫。
2.2着眼情境设计任务,利用任务推进自主探究
大单元教学主要由大概念、大主题、大目标和大情境、大任务构成,大概念和大主题能起到的是统领作用,大目标能起到的是导向作用,大情境和大任务能起到的则分别是营造探究环境和驱动探究实践的作用。因此,在基于大单元的课堂建构中,初中地理教师还要着眼情境设计任务,然后利用任务来驱动学生在大单元情境中的自主探究。以“中国的地理差异”的教学为例,本章包含三个小节,分别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为了探索其中的地理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究“气候和地形为什么能影响到地理区域的划分”这一问题,使其明确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对中国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经济和人文最突出的差异展开更细致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围绕“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题开展大单元教学,为学生设计“从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出发,对比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并分析差异的由来”的任务,用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整体认知建构。
2.3开展探究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在大单元教学的广阔舞台上,探究活动犹如一股清泉,为地理学习注入了无限活力与深度。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补充,更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的水资源”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尤为关键。教师可以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构思出一系列既富有挑战性又贴近学生实际的探究任务。水质调查活动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了主动的探究者。他们带着对水资源保护的好奇与责任,亲自踏入自然,采集水样,运用所学知识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浊度等。通过数据分析与讨论,学生能够逐步揭开水质问题的神秘面纱,理解其背后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影响。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水资源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数据、如何提出解决方案,这些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此外,探究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知识的力量与魅力。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使他们在地理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结语
总之,大单元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构建实施主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教学策略,有效地推动了大单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梅.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5):89-91.
[2]杨丁.初中地理大单元复习教学策略[J].教育文汇,2023(9):47-50.
[3]刘林生.学·用·拓:初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智力,2023(23):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