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刘奇灵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中心学校(华溪小学自然校) 422208

摘要: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能力,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养成。传统的应试教育已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当下教育的需求。小学作为学生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更应该注重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将其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有效培育学习者的数学核心素质。

1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1.1反映教学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是揭示数学内在价值的关键途径,它承载着数学学科的深刻内涵,尤其是对数学思维和学习策略的理解。如果学生未能充分领悟数学,可能会缺乏必要的空间思维能力,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后续的学习发展和个人成长。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积极聚焦核心素养,将其自然融入教学实践,强调其实际效用,以此优化教学效率,更深入地展现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在遵循数学教育的本质规律的同时,教师还能借此机会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技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2体验课程目标

在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全面达成学生的发展愿景。因此,将小学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有助于优化我国的素质教育目标,真正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实践中。数学素养的培育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它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彰显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及现代教育思想。

1.3提高学生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代保持同步,并勇于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将这一理念深植于常规教育实践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表现为一种思维方式,它通过数学操作和计算等活动得以培养,显著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核心素养的概念,使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以此促进其综合能力。

2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2.1联系生活,促进思维发展

将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材,把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学习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比例尺”之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设计练习题:家里要买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如何根据平面图和比例尺,计算出房子的实际面积?如果每平方米4800元,购房总价是多少?一次性付款享九折,能优惠多少钱?如果首付30%后,按年利率6%向银行贷款20年,每月应还款多少元?这道题综合性非常强,学生在探索题目内在联系、寻求解答思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认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2.2利用案例,拓宽解题思路

对小学数学而言,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但解题方法及途径却是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能够启发、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要关注题目的典型性,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学习思路。例如,学习了分数的应用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书法组男生是女生的3/5,又加入3名女生后,男生是女生的6/11。书法组原来有多少人?这道题有多种解答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引导学生建立起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宽其思维广度。

2.3动手实践,培养探究能力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数学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将自做的圆柱体展开,通过动手测量,小组合作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推导出公式,要比教师反复地讲解相关知识点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也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动手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将外在的操作转化为内在的智力活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4构建多元化教学情境

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不仅包括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涉及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教师可以组织“数学小侦探”活动,让学生在解决模拟案件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探索数字背后的逻辑和规律。通过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感,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评价方式,并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优化教学实践。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出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德育,2018,(08):45-50.

[2]俞平.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1,(66):100-102.

[3]葛晓利.大数据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上旬刊),2022,(0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