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煤矿井下梭车的性能优化策略
王侃雄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煤炭工业的不断发展,煤矿井下梭车作为重要的运输设备,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本文通过对煤矿井下梭车的工作原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安全性能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性能优化策略,以提高煤矿井下梭车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煤矿井下;梭车;性能优化;策略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煤矿井下运输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环节,而梭车作为一种高效的井下运输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的煤炭、矸石等物料的运输。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规模的扩大,对梭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深入探析煤矿井下梭车的性能优化策略,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煤矿井下梭车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一)工作原理
煤矿井下梭车主要由车体、行走机构、输送机构、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行走机构在井下轨道上行走,将煤炭等物料从采掘工作面运输到井底车场或其他指定地点。输送机构则负责将物料从采掘工作面装载到梭车上,并在运输过程中防止物料散落。电气系统为梭车提供动力,控制系统则对梭车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监测。
(二)特点
1. 运输效率高:梭车具有较大的装载容量和较快的行驶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物料的运输任务。2. 适应性强:梭车可以适应不同的井下巷道条件,如坡度、弯道等,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3. 操作方便:梭车的控制系统简单易懂,操作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操作。4. 安全可靠:梭车配备了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如制动装置、限位装置等,能够有效保障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二、煤矿井下梭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结构方面
1. 车体结构强度不足:在长期的重载运行过程中,车体容易出现变形、开裂等问题,影响梭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2. 行走机构磨损严重:井下巷道环境恶劣,行走机构的轮对、履带等部件容易受到磨损,导致梭车的行驶性能下降。3. 输送机构故障频繁:输送机构在装载和卸载物料时,容易出现堵塞、输送带跑偏等故障,影响运输效率。
(二)电气系统方面
1. 电气设备老化:由于井下环境潮湿、粉尘大,电气设备容易出现老化、短路等问题,影响梭车的正常运行。2. 供电系统不稳定:井下供电系统存在电压波动、谐波干扰等问题,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或运行不稳定。3. 电磁干扰严重:井下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和通信设备,容易产生电磁干扰,影响梭车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控制系统方面
1. 控制精度不高:梭车的控制系统在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方面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容易导致梭车运行不稳定,影响运输效率和安全性。2. 自动化程度低:目前,大部分煤矿井下梭车的操作仍以人工为主,自动化程度较低,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3. 故障诊断能力不足:梭车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功能不完善,难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故障原因,影响故障排除效率。
(四)安全性能方面
1. 制动性能不稳定:梭车的制动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动失灵、制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梭车的安全运行。2. 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部分梭车的安全保护装置存在缺陷,如缺少过载保护、防滑保护等,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3. 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部分操作人员在操作梭车时,存在违规操作、疏忽大意等问题,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三、煤矿井下梭车性能优化策略
(一)机械结构优化
1. 加强车体结构设计
采用高强度钢材和合理的结构设计,提高车体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减少车体变形和开裂的可能性。同时,对车体进行优化设计,降低车体重量,提高梭车的运输效率。
2. 改进行走机构
选用耐磨性能好的轮对和履带材料,提高行走机构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对行走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行驶稳定性和通过性。
3. 优化输送机构
采用先进的输送技术和设备,如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提高输送机构的输送能力和可靠性。同时,加强输送机构的维护管理,及时清理堵塞物,调整输送带跑偏等问题。
(二)电气系统优化
1. 选用优质电气设备
选用防水、防尘、耐腐蚀的优质电气设备,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
2. 优化供电系统
采用稳定可靠的供电方式,如双回路供电、UPS 不间断电源等,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供电系统进行谐波治理,减少谐波干扰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3. 增强电磁兼容性
采用屏蔽、滤波等技术措施,增强梭车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减少电磁干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同时,合理布置电气设备和通信设备,避免相互干扰。
(三)控制系统优化
1. 提高控制精度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设备,如 PLC 控制器、变频器等,提高梭车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调试,确保梭车的运行速度、位置等参数控制准确。
2. 提升自动化程度
开发智能化的梭车控制系统,实现梭车的自动运行、自动装卸料等功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同时,加强梭车与其他设备的协同控制,提高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
3. 完善故障诊断功能
建立完善的故障诊断系统,采用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梭车控制系统的故障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故障排除建议。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
(四)安全性能优化
1. 强化制动性能
选用性能可靠的制动装置,如盘式制动器、液压制动器等,提高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和稳定性。同时,对制动装置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性能良好。
2. 完善安全保护装置
增加过载保护、防滑保护、防碰撞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提高梭车的安全性能。同时,对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杜绝违规操作和疏忽大意等问题。
煤矿井下梭车作为重要的运输设备,其性能的优化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梭车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梭车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煤矿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性能优化策略,并加强对梭车的维护管理和操作人员培训,确保梭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矿井下梭车的性能优化也将不断深入,为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金亮;宋建国;汤浩;贾海成; -基于机械制造的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检测工艺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4-06-25
[2] 王庆龙;周勇;王旭龙;矿井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智能化改造研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