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方法探究

作者

费金玲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第九中学135300

摘要:动手实践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重要途径。而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着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探究,如何让初中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知识点,提高实验教学设计、跨学科整合、合作学习与现代技术的应用,以及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提高动手实践活动质量,激发学习兴趣等等策略来探索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生物,动手实践能力,教学策略,实验教学,跨学科整合

引言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可以锻炼自己思维、提高自身动手能力。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从教师和学校两个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案例说明如何有效提升中学生物课堂学习效率为目的,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方案与实施策略,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等多个方面,初中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式深化对生物学现象和原理的理解。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观察等活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或合作完成具体的课程任务。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更多有趣生动的探究性实验。生物学科的抽象概念和复杂的生物现象,往往难以通过单纯的听讲和记忆来掌握。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演示和教学资源整合来实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热爱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以及科学素养。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实践活动来形成自己的理解。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模仿学习为辅。虽然在课堂上老师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演示实验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也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来完成一些简单易的知识点讲解和传授;或者将课本中所学内容制作成PPT展示给同学们,便于理解并记忆深刻印象加深巩固效果等等形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由于这些形式单一化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不利于初中生物课堂学习质量提升与发展等问题,无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原理。

2.资源与条件限制

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而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很多学校对于实验设备、仪器等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地区实验室资源短缺,学校对实验器材及场地数量有限制造成了一部分学生无法进行动手实践活动,由于很多学校资金以及教师资源等条件有限,无法为其提供充足且有效地支持,使得生物教学仅停留在理论讲解层面。

三、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1.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实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知识点讲授给他们。教师通过合理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设计植物栽培实验、生态系统观察实验、微生物培养实验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初中生物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科学、有效可行的实验方案。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节内容时可采用分组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物理知识进行光强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实验,还应注重实验后的讨论与总结,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学会思考问题,提升他们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2.跨学科整合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将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之后再安排相应课程。生物的跨学科融合可以设计出更多创意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不同学科整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可以结合语文、数学等与生活相关知识开展一些“动脑筋”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合作与互动

生物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实验、项目研究的活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和交流,进行知识内化与共同进步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团队协作当中去。同时也能够提高同学们之间团结合作意识及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课件让同学们观看实验过程或做一个小组展示活动,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实验设计、分工合作,这样不仅能锻炼动手实践能力还促进了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要求。

4.现代技术与数字工具的应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数字化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式,它将生活与生产紧密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实验制作,学生通过电脑模拟操作完成实验过程等都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这些数字化设备,虚拟实验室、模拟软件等现代技术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帮助老师解决很多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难题。生物课中利用3D模型展示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进行操作,增强他们的空间认知和动手实践能力。

总结与展望

实践操作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分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本文提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要注重对教材内容与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以及结合生活现象来设计教学活动;还要重视实验的重要性及实践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还应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相互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及现代技术的辅助,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守卫.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3,20):95.

[2]黎拥军.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中学),2022,(09):207.

[3]朱寿荣.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J].当代家庭教育,2024,(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