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阳艳

云南省元谋县第一中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随着新课标教育理念的确立,初中数学教学发展面对着许多新挑战和新机会。传统教育下,教师更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内容的传输,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单元教育方法,作为新型教学措施,教师通过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通过跨学科、跨章节等措施,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和思维深入化,进而实现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落实的意义

(一)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大单元教学理念,主要是以课时为单元完善教学设计,突出知识和内在逻辑之间的关系,增加教材内容和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 [1]。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大单元教育理念的应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调整。教师根据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解决传统教育理念下,学生学习出现的结构性问题,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教育理念背景下,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内容,同时还需关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大单元教育理念的落实,对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对大单元教育理念落实方向进行系统分析,再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摆脱零散学习的限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措施

(一)分析教材内容,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育理念开展,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深入分析数学知识之间内在逻辑联系,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保障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有所收获。教师将学生认知能力和实际学习能力有效结合,合理设计教学策略,通过清晰的导学案,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做好铺垫。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归类单元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此单元学习和其他单元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应用单元所学知识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提高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借助大单元,规划整体教学内容

教师从单元号知识点的逻辑性出发,为学生搭建清晰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结合多样化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措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2]。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一课教学过程中,单元知识不仅涵盖了函数的基础理论,同时也给学生展示了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为了深化学生对单元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措施,借助其他学科来辅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知识内容,这种措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掌握。

(三)从大单元角度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生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来说十分关键。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通过项目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增加学生对几何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在几何图形与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挑战性比较强的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这种类比学习法,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几何图形。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深入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实现思维碰撞

新课标教育背景下,教师落实大单元教育理念,为学生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提供机会,提升学生沟通能力。教师设计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学习任务。例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善学习任务,通过良好的合作和分工,深化对单元知识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学生学习压力。

结束语

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优化大单元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让数学教学符合教育改革要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范小军 .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为例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27):125-127.

[2] 潘乾凤。基于 " 新课标 + 双减 " 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 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例[D]. 西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