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

王英

河北省成安县第二中学

摘要:《艺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旨在强化青少年音乐教育,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并对学校及教师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职责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聚焦于初中音乐教育,深入剖析了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音乐教育作为构成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未定型,教师和学校方面需要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因此,对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1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方面,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足,导致审美教育缺失,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音乐理论的讲解,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②教学资源缺乏,学生接触面窄。有的老师认识到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学校对音乐教育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审美训练。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学生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的评价标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考试层面,忽视了个人的发展,严重阻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1]。

2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2.1优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深度把控,丰富教学素材,寻找适合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音乐作品。例如,在初中阶段,老师选择鉴赏难度更高的古典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学生不仅无法感受音乐的魅力,而且还会对音乐鉴赏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从而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在音乐鉴赏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将基本乐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乐曲有整体的个人感知之外,通过展示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能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将传统民俗音乐与国外民俗音乐作对比,感受各种音乐形式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2]。

以鉴赏《百鸟朝凤》一课为例,教师通过播放《百鸟朝凤》音乐视频,让学生对乐曲的旋律进行初步感知,模仿唢呐热情欢快的节奏哼唱旋律,感受乐曲表达的大自然中百鸟和鸣的生动景象,另外可以播放贝多芬的《欢乐颂》钢琴曲,引导学生感受两种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和表达情绪,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2创设情境,创新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的关键在于营造审美氛围,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营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作品承载了音乐家的灵魂,教师将五线谱上的音符跳动在乐器上,构建轻松的音乐想象空间,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氛围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体会学习音乐的快乐。音乐教育是将音乐与歌唱、乐器相结合,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审美能力。以《红河谷》为例,教师在弹奏钢琴的同时,引导学生投入到音乐的世界,感受音符在钢琴上的跳动,体会音乐节奏的起承转合,从而对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刻领悟[3]。

除此之外,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鉴赏音乐的方法同样重要,合适的鉴赏方法能帮助学生感受曲调的内涵和意境。以《打靶归来》一课为例,教师安排学生用原地踏步的方式模拟战士打靶归来的坚定步伐,感受战士们高昂的精神面貌,以达到感受军歌能振奋人心的效果。

2.3加强实践,培养创造力

音乐鉴赏是一项涉及听觉感知、想象联想和情感体验的审美实践活动。教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音乐创作活动,如编写歌词、创作旋律等体验音乐创作过程;通过开展合唱比赛等音乐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展示学生音乐才华;在教室设置音乐角落,摆放乐器和唱片,方便学生了解音乐;定期组织音乐鉴赏会,引导学生交流心得和分享感受。

以音乐期末检测为例,改变常规的考试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日常所学创作音乐作品,举行汇报演出。演出内容形式要做到多样化,包括个人乐器表演、歌曲演唱和团体演唱等模式。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参加团体演唱,能有效缓解个人演唱压力,掌握音乐技能和技巧的同学可以单独报名个人表演,发挥所长,展示个人才艺。多种活动形式不仅能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个人的音乐欣赏水平。

2.4多元评价,完善教育机制

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的优缺点能通过教师评价来清晰了解。教师的评价能为学生的学习指出方向和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考虑不同学生基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制定适应发展需求的评价机制,实现因材施教。另外,学校方面应加强对音乐教育的资源投入,对教学课程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课程与学生发展相适应。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教师教学理念、评价标准和学校发展方向等因素的制约,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对此,教师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学校也需加大资源投入,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祝倩钰.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J]. 天津教育, 2024, (10): 50-52.

[2] 袁泽文.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 (08): 101-102.

[3] 葛宇晨. 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J]. 新课程(中), 2019, (06): 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