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探讨

作者

刘淑平

宜章县第九中学,湖南郴州424200

摘要:新课改以来,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初中阶段正处于长身体、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主动参与进去,并将德育与智育结合起来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需要老师从新课改背景出发,为全面提升初中生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政治认同、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初中教学  道德与法治  大单元教学  策略探讨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教学方式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的出现。本文通过对初中德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其中存在着部分问题。文中主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注重课堂活动设计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两方面着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方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开展道德与法治大单元的教学实践。

1.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1.1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需培养进取精神和健全人格。传统教学模式忽视综合素养提升,因此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素材和道德情感。大单元教学能系统设计课程内容,避免碎片化学习,如通过生活情境激发潜能,引导学生讨论法律与个人关系,认识法律的作用,并通过案例导入,关注未成年的法律问题。

1.2深化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较为迅速时期,在这一重要年龄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品质、塑造健康心理状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影响从而引发各种矛盾冲突导致自卑感等情绪问题。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能够理解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责任感、诚信意识和公民意识等。

1.3全面提升学生政治认同、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道德修养、法治观念、政治认同、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政治认同指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等的认可和赞同,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及爱国行为。健全人格指学生具备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康特征,能乐观面对挑战。责任意识要求学生认识并履行自己的角色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感。大单元教学可通过时政热点分析,整合零散知识点形成体系,提升学生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等。

2.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探讨

2.1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

新课改后,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变化大,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掌握基础理论,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需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原理解决问题,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单元主题如“法律与我”,知识目标为掌握法律常识,能力目标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日常法律问题。

2.2综合设计教学内容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特别是学习新知识,如果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索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课外活动和课堂实践等环节来创设情境进行问题讨论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符合初中生成长规律与思想品德课知识点相联系的活动。例如:围绕道德与法治大单元开展主题班会,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及义务,讨论如何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与“社会责任”。以问题为载体展开讨论交流学习法,通过模拟法庭、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

2.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应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相应调整。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来使他们对所学到知识感兴趣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问题设置与重难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也很重要,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和技巧而忽略了本质内容,这样容易降低教育效率。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校园欺凌”案例,模拟学生在遇到校园暴力时的不同反应,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应该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习情境创设让学生置身于实际问题中,更易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例如法庭辩论、警察处理案件的情形,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法官、辩护律师、被告等,通过亲身体验强化法治观念。

2.4注重知行合一研学实践

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要注重知行合一,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需要大量的感知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开展课堂活动,例如,开展走访调查活动,观看时事新闻,课堂时政述评等。以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新年贺词为例,观看元旦新年贺词新闻,围绕贺词展开时政述评,将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展思想,科技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中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众多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发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感悟到国家的繁荣发展,进一步坚定民族自信,树立起担当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意识。

总结与展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教育,培养其良好品德。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发挥多媒体工具最大作用等优势辅助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是对课堂内容有了新认识和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创设情境导入法引入案例分析环节激发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解决方法,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机制,在实际的操作练习中掌握知识点,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洁.基于单元规划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4,(10):39-44.

[2]杨颖.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3,(4):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