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支持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索
靳茹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亭林小学 225300
摘 要:如今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将数字化的教学资源高效地运用到了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可以让教学资源变得更为充实,让教学方法变得更为生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品质和效果。它还可以提高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室环境,让孩子们拥有更好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以视觉化、艺术化的手法训练学生动手的技能。因此本文基于数字技术分析了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小学美术教学;有效运用
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最基本的一门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在当前小学中,有些老师还在沿用着传统的方法,从而造成了一些问题,如:课堂低效,成效不显著等。为此,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引进数字教学资源十分有意义,能够使其更好地利用其优点,提高其教学质量,推动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一、利用数字化资源,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教育也逐渐摆脱了以往以纸和笔为载体的教育模式。数字教育平台不但使教育资源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有效地运用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当前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首先,利用数字教学平台,为小学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例如数码绘图软件、多媒体课件等。与以往的老师、老师进行直接的面对面教学不同,利用数字教学平台,老师能够将学生引入更为丰富、更为丰富的虚拟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更多的视角、更立体地认识并学会艺术的知识与技能。这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能力。比如,在《水墨变体画》这门课上,老师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将中国水墨画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历程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有一个更好的认识,然后与相应的绘画技巧相融合,让孩子们了解它所蕴含的美学理念和艺术韵味,从而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美术作品的创作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
将数字教育资源运用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能够对丰富的美术资源进行有效地融合,让小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感受美术,欣赏美术,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美感水平。而将数位教学资源运用于小学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策略就是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美感。
数字教育资源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入的审美感受。多媒体材料、电子杂志、视频等都是由多媒体材料、电子杂志和视频等组成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美术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艺术教学环境,打破小学生的美学极限,让他们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置身于美术之中。通过对这些数字教学资源的展现,学生们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对这些艺术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他们还能够对这些艺术品的表现主题、风格特征进行多个方面的剖析,对其进行细致的感受,从而让他们对审美的鉴赏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从而培养他们自己对艺术品进行分析的能力。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课本中水墨人物时。首先我用情景导入法通过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是谁,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那您记得他们是什么模样吗?记得美丽的他是帅气的,那今天我们就来描绘出每个人心中最喜欢的人,同学们愿意吗?愿意大家积极的回答。通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的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比如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课程《戏曲人物》中,可以通过视频动画或者模型展示了我国比较著名的戏曲文化,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戏曲人物以及脸谱艺术的特色、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京剧、昆曲、黄梅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昆曲文化,可以借助教材资源,引进地方的特色文化,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引出昆曲,昆曲是昆山地区古老的戏曲艺术,对昆曲进行详细的解读。通过将学生欣赏昆曲代表歌剧,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昆曲艺术,让学生对昆曲人物的特征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画出昆曲歌剧中的人物特点,比如昆曲人物的化妆、服饰和动态形象等。为了发扬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利用和传统艺术相关的水墨进行绘画,并让学生回忆传统的绘画技术,比如阴影、笔等。让教室里的气氛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让学生们对传统艺术特有的吸引力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美学理念。
三、结合数字化资源,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目的,本文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研究。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数字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与挑战。
老师们可以从网上或者其它渠道获得关于美术的资料,将美术作品用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们能够直接地体会到美术的韵味,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接着,通过数字化绘画、数字化制作等手段,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想象与创意,对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设计,并将其以数码展览等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意与表现能力。比如,在《未来的建筑》这门艺术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数字资源来仿真建筑物的构造,让学生们体验到建造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设计理念。接着,让学生们将自己对未来的设计和设想,运用多种表达手法,创作出一件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品,由此可以看出,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数字化教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最近几年,随着数字化教材的日益普及,将它运用于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将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于小学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启发。此外,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还能给老师们带来更方便、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老师们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提高了小学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应用数字教学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加大开放与使用数字教学资源的力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促进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谦.数字技术支持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1,(26):95-96.
[2]王默.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0.
[3]董万多.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