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设工程监理对质量把控的难点剖析及创新应对方法

作者

孙洪安

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在建设工程领域,监理工作对保障工程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实际操作中质量把控面临诸多难点,影响着最终工程质量。对这些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并探寻创新应对之策,是当下建筑行业提升工程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课题。

二、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把控的主要内容概述

1. 施工前期的质量把控要点

施工前期的质量把控是整个建设工程质量保障的重要基础,有着诸多关键要点需着重关注。首先,要严谨审查施工图纸与相关文件。监理人员需仔细核对施工图纸的准确性,查看各专业图纸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比如建筑结构与电气、给排水等专业的布局是否相互协调,尺寸标注是否清晰准确,设计是否符合现行的建筑规范与标准要求。同时,对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文件进行审核,评估其合理性与可行性,确保施工流程、工艺方法以及质量保证措施等规划得当,能够有效指导后续施工。其次,核查施工单位资质、人员配备及技术能力至关重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等,确认其具备承接该工程相应规模和类型项目的资质。检查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证书,保证各岗位人员持证上岗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从业经验,例如项目经理是否有足够的项目管理经验,焊工是否具备合格的焊接操作资质等,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提供人力保障。再者,积极参与工程相关交底工作不容忽视。监理人员要参与设计交底,协助施工单位理解设计意图、掌握关键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点。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开展施工技术交底,确保一线施工人员明晰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和质量达标奠定扎实基础。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要点

施工过程是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核心阶段,质量把控要点众多且需要严格落实。其一,对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进行严格质量检验是关键环节。监理人员要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材料严格把关,如检查钢筋的规格、型号、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查看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安定性等指标是否合格,对构配件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等进行细致查验,同时核对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参数是否满足工程需要。严格执行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杜绝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入施工环节,从源头上保障工程质量。其二,监督施工工艺执行情况需要常抓不懈。监理人员要旁站关键工序,像基础工程中的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以及防水工程施工等,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防止出现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现象。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监督其浇筑顺序、振捣方式、浇筑高度控制等是否符合要求,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整体性。同时,对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日常巡检,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保障施工工艺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其三,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迫在眉睫。隐蔽工程在后续施工中会被覆盖,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难发现和整改,所以在隐蔽前,监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比如对地基基础的钢筋绑扎、地下防水工程、墙体中的电气线管敷设等隐蔽工程,要检查其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留存影像资料,确保隐蔽工程质量合格,为整体工程质量筑牢防线。此外,定期开展工程质量检查与评定不可或缺。依据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监理人员要对已完工程进行阶段性的质量检查与评定,通过实测实量、观感检查等方式,对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估,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和偏差,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使工程质量始终符合预定的质量目标。

3. 施工后期的质量把控要点

施工后期的质量把控同样不容忽视,关乎着建设工程能否顺利交付并满足使用要求。一方面,严格执行竣工验收程序是重中之重。监理单位要组织建设、施工等相关单位,依据国家和地方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范以及工程合同约定,对整体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从建筑的外观质量、内部空间尺寸到各专业系统的功能性,如电气系统能否正常供电、给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无阻等,都要进行严格检查验收,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交付使用标准。同时,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等,保证资料齐全、真实且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为工程质量提供完整的档案依据。另一方面,监督施工单位做好质量保修工作是后续保障。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监理单位要督促施工单位履行质量保修责任,按照合同约定的保修期限和范围,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处理。监理人员要跟踪质量保修情况,对施工单位的维修方案、维修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维修质量符合要求,保障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并且,在质量保修期间,要及时收集和反馈业主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施工单位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质量保障措施,提升整体工程质量的口碑和满意度。

三、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把控的难点剖析

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把控存在诸多难点。首先在人员层面,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量一线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质量意识淡薄,常凭经验施工,对新工艺、新规范掌握欠佳,增加了质量把控难度;同时监理人员也存在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责任心不够强的情况,影响质量监督效果。其次,材料方面,建筑材料种类繁杂,质量检测标准多样,且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监理难以做到全面甄别,而新材料不断涌现,其质量把控缺乏成熟经验与完善标准可依。再者,施工工艺上,传统工艺虽有成熟规范但施工单位常执行不到位,随意变更工艺却未报备;新工艺推广时相关验收标准不完善,监理很难准确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另外,管理方面,涉及多方主体易出现沟通协调不畅、责任推诿现象,且监理制度有时落实不力,导致质量把控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四、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把控的创新应对方法

1. 人员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

在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把控中,人员管理至关重要,创新举措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一方面,提升人员素质与能力是关键。对于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不仅涵盖基础施工技能培训,更要强化质量意识教育,通过案例讲解、现场实操演示等方式,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同时,设立质量考核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严格遵循质量规范的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其积极性。而监理人员需定期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学习最新的行业规范、工艺以及新材料应用知识,还可组织到优质项目实地观摩学习。并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签订责任承诺书、开展诚信主题活动等,增强监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五、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监理质量把控的难点不容忽视,但通过实施人员、材料、施工工艺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应对方法,有望突破困境,切实提高质量把控效果,为建设工程高质量交付筑牢根基,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聿芹. 建设工程管理中质量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4, (12): 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