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的公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策略

作者

王志娟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综合保障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20

1 循环经济与公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公路交通运输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其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而循环经济理念为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

循环经济倡导的减量化原则促使公路交通运输在规划、建设及运营中,减少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过度使用。例如,优化公路线路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广节能型交通工具,降低能源消耗。再利用原则推动公路设施的循环利用,如旧路材料的回收再加工,用于新路建设,减少资源浪费。资源化原则鼓励将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如将废旧轮胎用于道路铺设材料[1]。同时,公路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循环经济的推进提供了实践平台。

2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的公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优化运输结构

2.1.1 多式联运发展

多式联运是指将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路等运输方式有机融合的运输模式,目的在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多式联运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可取长补短。例如,公路运输灵活,适用于短途与城市之间的货物运输;铁路与水路运输承载量较大、耗能较少,适宜长途运输等。多式联运模式能够在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降低公路运输碳排放及燃油消耗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整体运输效率[2]。为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相关部门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资、健全交通法规,以保障不同运输方式间的畅通连接。同时,物流企业要主动参与多式联运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和服务水平。

2.1.2 科学配置货运与客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路交通所担负的运输任务越来越重,特别是大城市货运和客运矛盾越发突出。货运和客运资源的分配要根据不同运输需求优化车辆调度和线路规划,以免货运和客运车辆过多交叉。例如,普及夜间货运,以减少日间高峰时段货运车辆的行驶,缓解交通拥堵,同时减少燃油消耗及车辆排放;增设货运专用通道、优化城市物流节点布局,以提高货运效率、减少客运交通扰动等。对客运而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是降低私家车使用量、减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有效手段。

2.2 积极推广新能源

电动汽车的推广是一项涉及政策、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及社会观念等多方面变革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首先,电动汽车推广工作中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采取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减轻消费者的购车负担,鼓励大众选择电动汽车;另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充电网络建设、优化充电网络布局,特别是在城市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要保证电动汽车使用者能方便、快捷地充电。其次,需进一步突破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以增加电池续航里程,提升充电效率。为此,相关企业应在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探寻更加高效、环保的能源储存技术。

除电动汽车外,氢能及其他新能源的利用也是促进公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氢能是一种高效、洁净的能源,具有零碳排放、能源利用率高等优势,特别是在重型车辆及长途货运中,氢能汽车比电动汽车续航时间长、加氢时间短,被视为未来长途运输最理想的能源[3]。

2.3 构建智能运输系统

2.3.1 车辆智能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辆智能管理系统已逐步成为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车辆智能管理系统借助车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测、调度与管理,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浪费。第一,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对汽车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提供多维度数据,如速度、燃油消耗和汽车位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车辆空驶率,进而减少燃油消耗及碳排放。第二,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车辆维护情况,并自动提示司机保养车辆及排除故障,以有效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提高其安全性。第三,智能管理系统有助于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减少人工调度失误、提升运营效率与收益。

2.3.2 交通信息智能服务平台

交通信息智能服务平台通过融合各种道路交通信息资源,可为驾驶员、物流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交通资讯服务。第一,司机利用该平台能实时获得路况信息、天气预警、交通事故通报,以选择最优的行驶路线,避免拥挤、节约时间及燃油消耗。第二,交通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可以帮助物流企业进行货物调度和管理,并对不同运输方式的时间、费用及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企业选择最佳运输方案。第三,该平台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政府部门提供交通管理方面的帮助,如实时监控交通流量、适时调整交通管制措施、优化公路运输网络布局等。为促进交通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发展,政府需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特别要强化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建设。同时,相关企业要主动参与该平台研发及应用,并通过技术创新、服务优化等手段提高其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

2.4 加强交通管理

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主要是通过对交通需求进行调控与引导,从而达到减少交通量、降低能源消耗及减轻环境污染等目的。具体而言,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是从需求端出发,利用经济、技术及政策等手段,激励市民选择更环保的出行模式,从而达到对交通量进行有效调控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落实拥堵收费政策、鼓励低峰时段出门出行、提倡拼车和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强化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合理设置私家车停车费等。此外,应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将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与公众教育相结合,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激励公众采用绿色出行方式[4]。此外,加大不合格的汽车的执法检查力度,并采取限制上路和罚款等必要措施予以惩处。同时,交通执法部门要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车辆通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不规范行为,有效降低超速、超载及违规排放现象,进而降低交通事故及环境污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背景下,公路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同推动。我国近年来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技术和人力等资源,如今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和规模均已相对完善,但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理念更新,公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于文文.基于低碳经济下的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储运,2024,(10):130-131.

[2]杨国伟.交通运输发展与公路建设需求的深度剖析[J].中国航务周刊,2024,(37):78-80.

[3]孙婷.探究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要点[J].中国航务周刊,2024,(02):69-71.

[4]赖新长.公路交通运输对地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商展经济,2023,(2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