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园林工程项目现场人员协作效率的具体实施方案
徐峰波
身份证号:320681198303245614
一、引言
园林工程项目具有综合性强、涉及工种多、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现场人员的高效协作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然而,在实际项目中,常常存在人员之间沟通不及时、工作衔接不顺畅、相互推诿等问题,导致施工进度延误、质量难以保证、成本增加。因此,制定提升园林工程项目现场人员协作效率的具体实施方案,对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园林工程项目现场人员协作存在的问题
(一)职责划分不明确
园林工程项目现场涉及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多个环节,参与人员众多。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存在交叉和空白地带。例如,在植物种植环节,施工人员与养护人员对于后期植物养护的责任界定不明确,导致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影响工作效率。
(二)沟通渠道不畅
现场人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口头交流,缺乏有效的书面记录和信息共享平台。不同工种、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容易造成误解和重复工作。例如,设计人员的设计变更信息未能及时传达给施工人员,导致施工错误,需要返工,浪费时间和资源。
(三)工作流程繁琐
园林工程项目的工作流程往往较为复杂,审批环节多,决策过程缓慢。从施工方案的制定、材料采购的审批到工程质量的验收,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导致工作进度滞后。例如,一些小型的施工方案调整也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耗费大量时间,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四)缺乏激励机制
现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的工作成果与个人利益联系不紧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员工缺乏工作动力,协作意识淡薄,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三、提升园林工程项目现场人员协作效率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优化人员管理,明确职责分工
科学规划人员配置:根据园林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工种人员数量和岗位。在项目启动前,制定详细的人员需求计划,确保人员配置满足项目需求。例如,在大型园林景观施工项目中,合理调配土建施工人员、绿化种植人员、水电安装人员等,避免人员冗余或不足。
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进行详细描述,形成书面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并发放给相关人员。通过培训和交底,确保每位人员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与其他岗位的协作关系。例如,明确施工队长负责现场施工的组织和协调,技术员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材料员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保管等。
(二)建立高效沟通机制
搭建多元化沟通平台:除了传统的口头交流外,建立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如项目微信群、QQ 群、专用的项目管理软件等。利用这些平台,及时发布项目信息、施工通知、设计变更等内容,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给每位现场人员。同时,鼓励现场人员在平台上交流工作经验、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信息共享和互动。
定期组织沟通会议:每周召开一次项目例会,由项目经理主持,各部门负责人、施工队长等参加。会议上,汇报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讨论下周工作计划和重点任务。此外,根据项目需要,不定期组织专题会议,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解决。例如,在遇到设计变更时,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变更内容和施工要求。
规范沟通流程和标准:制定统一的沟通流程和标准,明确信息传递的方式、时间节点和责任人。例如,规定设计变更信息必须以书面形式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发送给相关人员,并要求接收方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确认和回复;施工进度报告每周五下午下班前提交到项目微信群等。
(三)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梳理和优化现有工作流程:对园林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其中繁琐、重复的环节,进行简化和优化。例如,对于施工方案的审批流程,明确各审批节点的责任人及审批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将一些常规性的施工方案审批权限下放给项目现场负责人,提高审批效率。
推行标准化作业:制定园林工程项目各施工环节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使现场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例如,制定植物种植的标准化流程,包括苗木选择、种植穴开挖、苗木栽植、浇水养护等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返工和时间浪费。
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管理:引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现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软件可以实时监控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对材料采购、设备使用等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资源调配的效率。例如,利用软件可以自动生成施工进度报表,直观展示项目进度与计划的偏差,方便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员积极性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现场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指标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协作能力、安全意识等方面。每月或每季度对人员进行一次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例如,对于超额完成工作任务且质量达标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对未完成工作任务或出现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设立奖励基金: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奖励基金可以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效益确定一定的比例,例如从项目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基金。奖励的形式可以包括现金奖励、荣誉证书、晋升机会等,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关注员工职业发展:为现场人员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交流活动,鼓励员工参加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课程。例如,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水平;为有潜力的员工制定晋升计划,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四、结论
提升园林工程项目现场人员协作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人员管理、沟通机制、工作流程、激励制度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高效沟通机制、简化工作流程、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园林工程项目现场人员协作存在的问题,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协作意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张永明,纪必攀.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提升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3,8(20):138-140.
[2]赵璐琳.JT 园林公司项目设计团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3.
[3] 衷路佳.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处理措施[J]. 现代园艺,2020,43(2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