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若干建议
陈志刚
辽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辽宁沈阳 110031
【作者简介】,历史所副研究员(辽宁 沈阳 )。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下辖的建平县、凌源县与喀左县三县交界处,建平站是距离该遗址公园最近的高铁站。该考古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 5800 年至 5000 年,2023 年 12 月,国家文物局将牛河梁遗址确定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阶段的典型代表遗址,这一研究结果把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了 500—600 年。该遗址于1981 年被发现,1983 年开始发掘,2004 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重点大遗址,2006 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2 年又与赤峰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绑定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截至 2023 年 12 月,该遗址共发现并确认有43 个遗址点,截至 2025 年 6 月,确认的遗址点增至 51 个【1】,其中已编号的为16 个,遗址保护范围为 58.95 平 ,建设控制地带为 23.56 平方公里,遗址公园即是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依托遗址核心区8 平方公里建设而成,对外开放区域约 2.4 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红山文化展示中心(以纪念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为主题)、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第一地点(女神庙)保护展示馆、第二地点(祭坛、积石冢)保护展示馆四部分,并有玉猪龙主题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辅助设施。遗址公园各部分软硬件设施建设得非常好,相关接待、讲解也都非常周到、专业,令人印象深刻。但仔细思虑,遗址公园在馆内陈设布展、文创产品开发、遗址公园旅游服务多样化体验、深化加强相关联合考古调查发掘与馆际学术交流诸方面仍能找到若干可进一步改进、提升、丰富完善之处。
一、对遗址公园在馆内陈设布展方面的两个建议
与国内其他文博单位对照比较,笔者认为,遗址公园有关部门可以在古人像复原及其场景复现、扩大古人遗骸 DNA 检测两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1.古人像复原及其场景复现
目前关于牛河梁遗址发掘出土的人类骸骨情况,只能看到已经发表的第二、 、五、十六这四个地点的部分,其余看不到。根据《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 1983-2003 年度》 中册的记述,在牛河梁遗址第二 五、十六这四个地点挖掘出 63 个人骨个体,属于 56座墓,其中颅骨保存相对较好的有 6 例,具体包括第 地点的1 例女性头骨、第五地点的1 例男性头骨、第十六地点的 2 例男性头骨,以及编号为标本 1 的女性头骨1 例、编号为标本 2 的男性头骨1 例。2008 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人类学实验室还曾对其中 3 例头骨做了详细的人类学测量。【2】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辉老师《红山文化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 —兼论古代变形颅习俗》一文所言,牛河梁遗址保留头骨的个体达到 17 例,可以观察到其中13 例个体存在枕部人工变形现象,包括男性 8 例,女性 3 例,2 例性别不明。【3】但迄今为止,除了对女神陶像的简单复原图,并未看到有关基于牛河梁古代遗骸的人像复原,相较于国内诸多文博考古单位近年来陆续开展古人像复原,牛河梁遗址在这方面可以汲取兄弟单位的经验做法,在现存遗骸中挑选多个有代表性的骸骨,做出人像复原。古人像复原方面比较擅长的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和中国刑警系统里的一些模拟画像师。下面分别简要介绍。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方面,具体涉及朱泓、张全超、蔡大伟、崔银秋教授(生命科学学院)等,是一个跨院系的大团队,可与之接洽,讨论合作事宜。综合多个网络新闻报道,可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是国内考古文博领域最早从事数字化三维人像复原的,拥有亚洲最大的人类骨骼标本库,该团队的生物考古技术以生物人类学、疾病考古学、分子考古学为支撑,从 2002 年至今,20 余年间先后帮助北京石景山老山汉墓、浙江良渚遗址、曾侯乙墓、湖北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进行数字化三维人像复原。2022 年 7 月又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合作,帮助复原了一个4 万年前尼安德特 8 岁男孩人像,并于 2023 年1 月发布。2024 年 3 月,湖北省博物馆发布的云梦睡虎地 M11 墓主人“喜”的 3D 复原人像是其最新工作成果,涉及三维复原、3D 打印技术。社会反响都很好。

图片来源:源于官媒报道视频的截图,也有的来自文博平台发布的相关考古资讯文章的配图。
中国刑警系统里的模拟画像师方面,全国约有几十人,在刑事案件侦办中属于现代基因鉴定技术之外的后备补充,在一些无法进行基因鉴定的情形下,人物模拟画像和颅面复原往往 刑警系统的模拟画像师参与古人像复原的主要有两位,一是中国刑警学院的赵成文教授,
美术专业出身,赵成文擅长人物画像,袁中标擅长人物雕塑,以美术特长进入警 完成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 发现的三具湿尸中颇为有名的两具。著名的楼兰美女、 靖王朱奠培第四夫人吴氏等其他多具古代遗骸 州美术学院雕塑专业毕业,2011 年,其主持的《基于 CT 数据的中国 在相关国际期刊发表,在三维颅面复原技术领域在国内知名度很高,从警期间 主要是2023 年受湖南博物院邀请对辛追夫人的人像进行再次复原。
随着当代中国文旅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展馆方面还是观众游客层面,现在都对古代人像的复原抱有更高的期待,除了基于科学基础的求真、求实,古代人像复 性别、身份、地位、经历,赋予人像更加合适的服饰、妆容、神情、气质。在这方面,一些完成较早的人像复 人满意,如吉大考古学院复原的曾侯乙人像、赵成文复原的辛追夫人人像,都存在一些争 尽的湖南博物院 请擅长用泥塑进行颅骨复原的袁中标先生对辛追夫人进行 3D 数字人像复原,并于 202 馆发布的云梦睡虎地 M11 墓主人“喜”的秦吏形象来看,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也在更加重视在人像复原成果呈现上赋予其相应的服饰、气质和品位。
在古人像复原的基础上,国内有些展馆进而进行了场景复现,作为馆内展示的一个部分,这个思路很值得借鉴。目前网络视频上可见相关展馆对小河公主与凌惠平的场景复现,做得很好,很吸引人,社会反响很好。
图片来源:既有对官媒报道视频与文旅博主个人发布的小视频的截图,也有的来自文博平台发布的相关考古文章的配图。.扩大古人遗骸 DNA 检测的范围和数量

根据知网收录的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两篇博士学位论文《辽西地区先秦时期居民的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研究》(赵欣,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文学院 2009 年)、《中国北方古代人群 ,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2 年)的记载,目前牛河梁遗址共有31 例牙齿样本进行 检测的数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郭明老师对此做了引述和分析,认为 31 例样本中排除不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几例, 以及 2 例过于残破未能获得准确信息结果的样本,只有 18 例 mtDNA 检测有效数据,现有检测样本过少,并不具备完 检测数据 牛河梁的人群关系的研究只是一种大体的窥视。【4】相比之下,国内有些文博考古单位对遗址遗骸的 DNA 检测十分重视, 并获得 一些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牛河梁遗址也可以借鉴兄弟单位的做法,在古人类DNA 检测方面扩大检测范围, 为后续深入研究积累资料, 可考虑挑选牛河梁遗址墓葬中更多个有代表性的骸骨,扩大古人遗骸的DNA 技术检测范围和检测数量。这方面比较权威的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下设的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为付巧妹,她有一个 10 余人的团队。可与之联系,讨论合作事宜。
综合百度百科介绍和《全球人物》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发布的专访介绍来看,付巧妹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即该所之前的古 DNA 实验室),2013 年获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研究所演化遗传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和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系做博士后工作,2015 年底回国,在中科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人类古基因组演化遗传及群体遗传方面的研究,在Nature、Science、Cell 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 篇,她还主导开发了“古核基因组捕获技术”,能够把极其微量的人类 DNA 从大量环境微生物 DNA 中吸附、分离、富集、捕获出来,让很多之前无法提取古DNA 的样本重回研究视野,重新获得研究价值。其研究成果兼涉欧亚,并以中国古人类为重心,在国际学界获得充分认可,其本人在国内外获得多项殊荣。2025 年8 月,41 岁的付巧妹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5】
简而言之,上述古人像复原和古人类 DNA 检测都是近年来才兴起的,而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传统考古与现代考古科技相结合,更能增强中国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公信力和对广大观众的吸引力。
二、改进文创产品设计思路
关于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差异,针对其中的考古迷、考古专题旅游者、研学旅游者和大众旅游者等不同游客类型的需求差异做出多元化设计,特别是对占绝大多数的研学者 大众旅游者做出有针对性的创新设计。依托文创品类清单,在文具、办公、电子、家居、生活、家纺、饰品、玩具、创意、 开拓思路, 筛选开发合适的文创产品。牛河梁遗址属于早期遗址,如果直接仿制相关出土 观众的购买欲望不强,可以考虑借鉴其他地区优势文创产品的设计制 贴、纪念章、索菲亚教堂小摆件等设计精巧,质地精良。 流沙冰箱贴、悟空雪糕,大同“煤个蛋” ,销售火爆一时。此外,2024 年 1 ,结构复杂,材质坚实,高度仿真,也 他们的设计理念,利用早期遗址文物古朴原始的特征选择设 、茶叶罐等)、家居摆件、文创雪糕、儿童玩具等等 考虑 创竞赛,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案例 2.《黑神话•悟空》系列的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的流沙冰箱贴、悟空雪糕、应县木塔镂空盖章本、山西地图冰箱贴、悟空手办、“煤个蛋”挂件


图片来源:当地官媒报道视频与游客个人发布的小视频的截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图片截图为静态展示,视觉呈现效果不更无法展现哈尔滨和山西方面新近出现的AI 动态冰箱贴的神奇之处,视频呈现更能体现上述文创产品的精致而复杂的工艺水准。总之,文创产品要设计精巧,风格浓郁、制作精良,或为文化艺术陈设品,或兼顾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考量。文创产品在保持文化属性的同时,可以考虑贴近游客的兴趣爱好和实用价值,避免简单的仿制倾向,要有创造性的艺术体现。有了好的产品设计之后,可以联系浙江义乌和广东东莞的相关厂家,他们在文创产品的制作方面比较擅长。
三、增加遗址公园旅游服务的多样性体验
目前牛河梁遗址公园的展馆陈设布置是由辽宁省博物馆帮着设计完成的,已经非常优秀,可提升的地方不多,建议可在一些展馆服务的细节上再做一些完善、补充,就更好了。我觉得,大致可做如下工作:(1)在展馆中设置一两台互动机器人,参与讲解服务,可考虑与牛河梁古人像复原的成果相衔接,用复原像作为机器人的面貌进行定
制。
(2)对馆中文物增加扫码网上讲解视频或讲解语音。
(3)在室外合适地点,设立游客餐饮、娱乐、休息区,设计要巧妙,目前牛河梁遗址发现的都是墓葬区域和祭祀区域,并未发现生活区,可参照国内外其他早期人类相似条件下的生活状态、模式进行模拟建设,也可考虑借鉴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和浙江良渚遗址公园【6】,前者是中国最后一个具有原始风格的村庄,后者已经成功申遗。总之,游客服务区的建设要贴近古风、原始风,建设地点可依山傍水或山林,建筑采用洞穴或半地下,或搭建木屋、石屋,修建简易林中小道、山中小道等,集合一些原始的生存方式样态,这样既给游客提供了服务,又能增加游客的原始旅游体验感。同时,可以考虑在游客服务区推出具有东北特色特别是辽西特色的物产销售,如普通化石、中草药、皮革制品、玛瑙、玉器、海滨贝壳、辽西特色金丝枣、荆条蜜、沙棘饮料、甜杆秸、松蘑、小米、土鸡、土猪制品、榛子、松籽等等,增加游客可消费品类,又能为当地群众增收提供一条路径。
(4)制作考古发掘文献纪录片,扩大网络宣传。
(5)可考虑邀请国内文旅、非遗宣传方面的网红九月、李子柒等人前来,或进行考古发掘体验,或进行古人制陶器、制玉器生活体验视频,扩大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特别是 2024 年 11 月李子柒复出再次开始发布非遗制作视频、设立李子柒非遗工作站之后,已成为备受央媒和地方媒体瞩目的四川非遗文化代言人,新华社还对她进行了专访,李子柒的全球粉丝量突破 5000 万人,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 5 亿,在文化传播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可考虑利用李子柒在短视频制作方面的优长以恰当的方式与其开展宣传合作,着力点可以是红山玉器、陶器制作体验等。
此外,也可以考虑邀请浙江杭州的文旅宣传新秀胡娜娜制作发布相关文旅视频,这位姑娘性格活泼、文采飞扬、口齿伶俐,颇有才气,所制作的文旅视频选题兼顾新旧,涉及西安城墙、山西雁门关、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北京颐和园、甘肃武威、玄奘西行、山西藏宝洞等等各类选题,内容扎实,言人所未言,在2025 年多次获得平台推送,多个视频点赞、转发量突破 10 万+。
四、深化加强联合考古调查发掘与馆际学术交流
牛河梁遗址属于红山文化晚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文化探源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很重视,截至今年,关于加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系统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