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体育器材使用效率提升的实践与创新探索

作者

章云友

福建省福鼎市第十七中学 福建省福鼎市 355209

一、初中体育器材使用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体育器材闲置率较高

当前初中体育器材存在显著的闲置浪费现象。部分学校在器材采购时缺乏科学规划,盲目跟风购置攀岩墙、射箭器材等 “ 热门” 设备,却未结合自身教学条件与学生实际需求,因专业师资匮乏、场地不足等因素,导致器材长期束之高阁。同时,部分器材功能单一,难以适配多样化教学场景,使用频次大幅降低。此外,学校体育课程安排紧张,课余时间学生自主锻炼机会少,进一步加剧了器材闲置问题,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器材管理维护不善

初中体育器材管理维护机制普遍存在漏洞。借还登记制度执行不严,电子化管理缺失,常出现器材借出后未及时归还或遗失的情况;器材存放环境简陋,缺乏必要的防潮、防晒设施,加速了器材老化损坏。同时,学校对器材维护重视不足,既无专业维修团队,也未开展教师维修技能培训,致使篮球架螺丝松动、乒乓球台表面破损等问题难以及时修复,不仅降低了器材安全性与使用寿命,更直接影响其正常使用效率。

(三)使用方式单一

体育教学中器材使用模式固化,创新性不足。教师多局限于器材的基础功能,如跳绳仅开展单人或集体跳绳,实心球仅用于投掷训练,忽视将其与趣味游戏、体能训练结合,未充分挖掘器材潜力。这种传统单一的使用方式难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无法满足新课标下多元教学需求,致使器材功能发挥受限,使用效率低下,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提升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二、初中体育器材使用效率提升的实践策略

(一)完善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1.规范借还与存放管理:建立健全体育器材借还登记制度,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详细记录器材借还时间、借用人、器材状态等信息,确保器材借还可追溯。合理规划器材存放空间,根据器材类型、功能和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存放,设置明显标识,方便师生取用。同时,改善器材存放环境,配备必要的防潮、防晒、防腐蚀设施,延长器材使用寿命 。

2.加强维护保养: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制定维护保养计划。聘请专业维修人员或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器材维修培训,及时修复损坏器材。对于易损耗器材,建立备品备件库,确保器材损坏后能快速更换,保障体育教学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优化体育器材管理模式

1.推行信息化管理:引入体育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器材采购、入库、借用、归还、维修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通过扫码识别、电子标签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校园网络或手机APP 查询器材库存、使用情况等信息,提前预约借用器材,提高器材使用的便捷性 。

2.建立共享机制:加强校内各年级、各班级之间的体育器材共享,避免重复购置。同时,探索校际间体育器材共享合作,通过定期举办校际体育交流活动、建立器材互助联盟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器材整体使用效率 。

(三)创新体育器材使用方式

1.开发多样化教学内容:体育教师深入研究体育器材的功能和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开发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例如,利用废旧轮胎设计障碍跑、轮胎操等游戏活动;将呼啦圈与舞蹈、韵律操相结合,创新教学形式。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器材的使用价值 。

2.开展创意体育活动:定期组织以体育器材为主题的创意体育活动,如器材创意挑战赛、趣味运动会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体育器材的新玩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举办 “ 羽毛球拍创意玩法大赛” ,学生可以用球拍进行击球游戏、平衡挑战等,激发学生对体育器材使用的兴趣 。

3.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将信息技术与体育器材使用相结合,利用智能设备和运动 APP,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和反馈。例如,使用智能跳绳记录学生跳绳次数、速度、卡路里消耗等数据,让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通过 VR 技术模拟运动场景,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沉浸感,提升体育器材使用效率 。

三、初中体育器材使用效率提升的创新探索

(一)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管理创新

探索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为每件器材安装传感器和RFID 标签,实现对器材位置、使用状态、损耗情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当器材出现异常使用(如长时间未归还、剧烈碰撞等)或损坏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器材使用频率、热门器材类型等信息,为采购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体育器材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二)跨学科融合的器材使用创新

尝试将体育器材使用与其他学科教学相融合,拓展体育器材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体育器材进行测量、统计等实践活动;在科学教学中,借助器材开展力学原理、运动规律等实验探究。通过跨学科融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和价值。

(三)社区资源共享的模式创新

积极探索与社区合作,建立体育器材社区共享模式。学校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向社区开放体育器材和场地,供社区居民使用;同时,社区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也向学校师生开放,实现资源互补。通过这种模式,提高体育器材的社会利用率,增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

结语

提升初中体育器材使用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完善、管理优化、使用创新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实践探索与创新,完善体育器材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创新使用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器材使用效率,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旋.提升初中体育器材使用效率的教学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 2025 (09)

[2]韩继军.发挥简易器材优势,完善初中体育教学[J].文体用品与科技 . 2025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