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ESG 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动态交互作用实证研究
刘璐瑶
香港城市大学
一、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已成为评价企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投资者、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企业的ESG 表现,并将其作为投资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企业的财务绩效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ESG 表现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动态交互作用,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深入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不仅有助于企业了解ESG 实践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调整经营策略,也有助于监管部门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与股东、员工、客户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互动。积极履行ESG 责任,满足各方需求,增强信任和支持,创造良好经营环境,促进财务绩效提升。例如,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关注员工福利提高满意度和效率,推动财务绩效增长。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企业践行 ESG 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持续投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创新能力,实现财务绩效稳定增长。良好的财务绩效又为ESG 实践提供资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2.2 文献综述
关于 ESG 表现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部分研究支持“ 协同效应” 观点,认为良好的 ESG 表现提升企业声誉,吸引人才和客户,降低融资成本,促进财务绩效提高。例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忠诚度,增加销售收入。也有研究提出“ 成本效应” 观点,认为ESG 投入增加运营成本,短期内可能影响财务绩效。此外,ESG 表现与财务绩效关系受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外部环境等因素调节。现有研究多侧重静态分析,本研究将采用动态模型,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
三、研究设计
3.1 变量选取与度量
ESG 表现:依据商道融绿评级体系,构建ESG 综合评分,涵盖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的18 个指标。环境维度包括单位营收碳排放、能耗和环保投入等 6 个指标;社会维度涉及员工培训时长、薪酬增长率和公益捐赠等 6 个指标;治理维度包含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和内控缺陷整改率等6 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处理数据,得出0-100 分的ESG 评分,分数越高代表ESG 表现越好。
财务绩效:以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核心指标。ROA 和 ROE 分别通过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和平均净资产计算得出,并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财务绩效综合指标,全面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营效率。
控制变量:考虑企业规模(总资产自然对数)、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企业年龄作为控制变量,以减少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选取沪深 A 股 2018- 2022 年共 5 个年度的 876 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ESG 数据来源于商道融绿数据库,财务数据及控制变量数据均取自 Wind 金融终端数据库。为确保数据质量,剔除 ST、*ST 类企业以及数据缺失超过 20% 的样本,最终得到包含 4380 条观测值的平衡面板数据集。
3.3 模型构建
构建包含 ESG 综合评分(ESG)、财务绩效综合指标(FP)、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企业年龄(Age)的六维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
其中, Γj 为 36×36 阶系数矩阵,通过 AIC、BIC、HQIC 信息准则共同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 2:μi 代表个体固定效应, ∇A 代表时间固定效应,εit 为服从独立同分布的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
4.1 平稳性检验
采用 LLC 检验、IPS 检验、ADF - Fisher 检验和 PP - Fisher 检验四种方法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ESG 评分在四种检验下的 p 值均小于 0.01(LLC 检验: t=-6.82 , p=0.000 ;IPS 检验: W=-2.31 , p= 0.010;ADF - Fisher 检验:
, p=0.000 ;PP - Fisher 检验:χ
,财务绩效指标在 1% 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其余控制变量也均通过平稳性检验,表明所有变量均为平稳序列,满足PVAR 模型估计条件。
4.2 模型估计与结果
运用系统 GMM 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核心变量回归结果如下:ESG 评分的一阶滞后项对财务绩效的回归系数为 0.123( t=3.21 , p< 0.01),二阶滞后项系数为 0.087(
),表明 ESG 表现对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在滞后一期时更为显著,且持续至滞后二期;财务绩效的一阶滞后项对 ESG 评分的回归系数为 0.098(Ωt=2.89,p<0.01 ),二阶滞后项系数为 0.065( t=1.98 , p<0.1 ),说明财务绩效提升也能显著促进企业改善 ESG 表现。
脉冲响应函数显示,当给予 ESG 评分一个标准差正向冲击后,财务绩效在第 2 期开始显著上升,第 4 期达到峰值(响应值为 0.078),随后逐渐衰减并在第 8 期趋于稳定;反之,财务绩效的正向冲击使 ESG 评分在第 3 期达到最大响应(响应值为 0.062)。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第10 期时,ESG 评分可解释财务绩效波动的 23.6% ,财务绩效对 ESG 评分波动的解释力为 18.4% 。
4.3 异质性分析
按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将样本划分为制造业(423 家)、金融业(89家)和服务业(364 家)进行分组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 ESG 评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系数( 0.152,p<0.01 )显著高于金融业( 0.076p<0.05 )和服务业(0.093, p<0.05 );而金融业财务绩效对 ESG 表现的促进作用(0.115, p<0.01 )更为突出。以企业规模中位数(总资产 28.6 亿元)为界分组发现,大型企业组 ESG 与财务绩效的双向影响系数(分别为 0.138和 0.105,均在 1% 水平显著)明显高于中小企业组(0.091 和 0.072,在5% 水平显著) 。
五、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上市公司 ESG 表现与财务绩效呈显著动态交互、相互促进关系,且在行业和企业规模上存在异质性。制造业 ESG 对财务绩效促进明显,金融业反之;大型企业双向影响更强,为企业与监管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昊阳.借船出海:“ 走出去” 战略背景下 ESG 表现对吉利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江苏商论,2025,(05):51-55.
[2]周方宇,吕倩.ESG 表现对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5,35(09):63-65.
[3]蒋美琳,郭收库.ESG 表现对电气机械制造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 于 融 资 约 束 的 调 节 效 应 [J]. 陕 西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2025,43(02):74-81.
刘璐瑶(2001-),女,汉族,籍贯:山东济宁,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