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实例分析

作者

孟欣欣

身份证号:130123198906255487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既有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部分建筑因使用年限较长、设计标准更新、功能改变或遭受自然灾害等原因,出现结构老化、承载能力不足、抗震性能不达标等问题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能够在不拆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其应用效果,对于保障建筑安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结构加固的背景与意义

2.1 背景

一方面,早期建设的建筑受当时设计规范、施工技术和材料性能的限制,部分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20 世纪中后期建设的一些砖混结构住宅,因当时抗震设计标准较低,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建筑的使用功能不断变化,如将工业厂房改造为商业综合体、办公空间等,原有的建筑结构难以满足新的使用需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此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火灾等也会对建筑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通过加固技术恢复和提升结构性能 。

2.2 意义

建筑结构加固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避免因结构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通过加固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新建建筑对资源的消耗,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加固,能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记忆 。从经济角度看,相比拆除重建,结构加固成本更低,能够为业主和社会节省大量资金 。

三、常见建筑结构加固技术

3.1 碳纤维加固技术

碳纤维加固技术是利用高性能碳纤维材料,通过粘结剂将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粘贴在建筑结构表面,使碳纤维与原结构协同工作,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碳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便捷等优点,其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材的数倍 。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碳纤维加固技术可用于梁、板、柱的抗弯、抗剪和抗震加固;在砌体结构中,可增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裂性能 。

3.2 粘钢加固技术

粘钢加固技术是采用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使钢板与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承受荷载 。该技术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和抗压能力 。粘钢加固施工速度快,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且加固效果可靠 。适用于梁、板、柱等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但在高温、潮湿等环境下使用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3.3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是通过增大原结构构件的截面面积和配筋,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该技术适用于梁、板、柱、墙等多种构件的加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面、双面或四面增大截面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施工工艺相对简单,但会增加结构自重,对建筑空间有一定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问题 。

3.4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在原结构外部设置预应力筋,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对原结构施加预压应力,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该技术具有施工方便、对原结构损伤小等优点,可用于大跨度梁、板结构的加固 。但体外预应力筋的防腐和锚固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 。

四、工程实例分析

4.1 某老旧办公楼碳纤维加固工程

工程概况:某建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 5 层办公楼,因使用功能改变,

需增加楼层荷载,但原结构梁、板承载能力不足 。经检测,部分梁、板出现裂缝,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 。

加固方案:采用碳纤维布对梁、板进行加固 。对于梁,在梁底粘贴碳纤维布进行抗弯加固,在梁侧面粘贴 U 形碳纤维箍进行抗剪加固;对于板,在板底粘贴碳纤维布提高其承载能力 。

施工过程:首先对梁、板表面进行清理、打磨,去除浮浆和油污;然后涂刷底层树脂,待树脂固化后,粘贴碳纤维布,并使用滚筒多次滚压,使碳纤维布与结构表面充分粘结;最后涂刷面层树脂进行保护 。

加固效果:加固后经检测,梁、板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裂缝得到有效控制,建筑空间未受明显影响,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

4.2 某教学楼粘钢加固工程

工程概况:某教学楼因抗震性能不达标,需对部分框架柱进行加固 。原框架柱尺寸较小,轴压比超限,在地震作用下存在安全隐患 。

加固方案:采用粘钢加固技术,在框架柱四周粘贴钢板,形成钢套箍,提高柱的抗压和抗震能力 。

施工过程:先对柱表面进行处理,保证表面平整;然后在钢板和柱表面涂刷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在柱上,并使用螺栓进行加压固定,确保钢板与柱紧密贴合;最后对钢板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

加固效果:加固后框架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显著提高,满足了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保障了教学楼师生的安全 。

五、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面临问题

5.1 发展趋势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将向高性能、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新型复合材料如芳纶纤维、玻璃纤维在加固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绿色环保型胶粘剂的研发和应用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智能化监测技术将与加固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加固结构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同时,加固技术将更加注重与建筑美学的结合,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建筑的外观品质 。

5.2 面临问题

目前,建筑结构加固市场存在不规范现象,部分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加固设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存在差异,影响加固效果的可靠性 。此外,既有建筑结构检测难度较大,部分建筑资料缺失,给准确评估结构现状和制定加固方案带来困难 。

六、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和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加固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实际工程实例可以看出,合理选择加固技术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

6.2 建议

为推动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健康发展,应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加固施工企业行为,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监督机制 。加快完善建筑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和标准,统一设计方法和技术要求 。加大对既有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加强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

参考文献

[1]杨伯韬.装配式建筑加固钢结构端板连接节点承载性能分析[J].建筑技术,2025,56(09):1148-1152.DOI:10.13731/j.jzjs.2025.09.1148.

[2]陈凯.建筑结构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分析[J].中国水泥,2025,(05):82-84.

[3]柯勇,王锦森,张伟.不同结构形式既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策略探析与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3):190-192.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1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