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桥拓宽工程中新旧结构协同受力性能分析与拼接技术优化
石立超
身份证 130133198905222416;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日益增长,许多早期建设的桥梁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旧桥拓宽工程作为提高桥梁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状况的重要手段,在公路与城市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旧桥拓宽过程中,新旧结构的协同受力性能是一个关键问题。新旧结构能否有效协同受力,直接影响拓宽后桥梁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如果新旧结构不能有效协同受力,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结构问题,比如新旧桥连接处出现裂缝、变形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桥梁的美观和使用功能,更严重的是,它们可能危及桥梁结构的安全,甚至导致桥梁的坍塌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深入分析新旧结构协同受力性能,并对拼接技术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够确保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对社会经济和公共安全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旧桥拓宽工程概述及面临的问题
2.1 旧桥拓宽的必要性
在早期建设的桥梁中,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水平和交通需求的限制,桥梁的宽度往往设计得比较狭窄,其承载能力也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量持续增加,特别是重型载重车辆的数目不断上升,旧桥开始面临交通拥堵、病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旧桥拓宽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拓宽工程,可以有效提升桥梁的通行能力,从而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运输的效率。此外,旧桥拓宽相较于拆除重建,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影响,实现对既有桥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2 新旧结构协同受力面临的问题
在进行旧桥拓宽工程时,新旧结构协同受力会遇到许多挑战和问题。首先,新旧结构在材料性能、施工工艺以及龄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旧桥结构由于长期使用,其材料性能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与此同时,新桥结构通常会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这与旧桥的材料和工艺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新旧结构在弹性模量、收缩徐变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新旧结构的协同受力效果。其次,新旧桥基础的沉降差异也会对协同受力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新旧桥基础的沉降不一致,那么在新旧结构的连接处就可能产生附加内力,这有可能引发结构的开裂甚至破坏。除此之外,如果拼接部位的构造设计不够合理,或者施工质量未能达到标准,这些因素同样会降低新旧结构的协同工作能力,进而影响整个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新旧结构协同受力性能分析
3.1 分析方法
在当前的工程实践中,新旧结构协同受力性能的分析主要依赖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桥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者们能够将新旧结构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模拟研究。在模拟过程中,会综合考虑材料特性、边界条件、荷载工况等多种因素,以分析结构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以及新旧结构之间的内力传递规律。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地展示结构的受力特性,为深入研究协同受力性能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与此同时,现场试验也是分析协同受力性能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布置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新旧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内力变化情况,从而验证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2 影响协同受力的因素
影响新旧结构协同受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材料因素来看,新旧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差异可能会导致变形不协调,其中弹性模量较小的结构往往变形较大,这容易在结构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在施工因素方面,拼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尤为关键,例如拼接缝的处理、钢筋的连接方式等,若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疏忽,都可能削弱新旧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影响到结构的协同受力。荷载因素同样不可忽视,车辆荷载的分布情况、行驶速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冲击效应等,都会对新旧结构的协同受力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伸缩变形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这种变形在拼接部位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破坏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
四、拼接技术优化措施
4.1 优化拼接构造设计
为了提高新旧结构协同受力性能,合理的拼接构造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拼接部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增强新旧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例如植筋连接和钢格构连接等。植筋连接技术涉及在旧桥结构中植入钢筋,并将这些钢筋与新桥结构的钢筋进行绑扎或焊接,从而实现力的有效传递;而钢格构连接则是通过钢格构梁将新旧桥结构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方式不仅施工方便,而且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此外,优化拼接缝的设计也至关重要,采用柔性材料如橡胶止水带、沥青麻絮等填充拼接缝,这样既可以适应结构的变形,又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漏,从而保护结构内部钢筋不受损害。
4.2 控制施工质量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是确保拼接技术效果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拼接部位钢筋加工、焊接、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这包括确保钢筋的规格、数量和连接方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焊接质量必须满足相关规范标准。同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速度和振捣工艺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此外,做好新旧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工作,及时根据观测结果调整施工方案,以避免因基础沉降差异过大而影响新旧结构的协同受力性能。
4.3 考虑结构的后期维护
旧桥拓宽完成后,为了确保新旧结构能够长期协同工作,必须重视结构的后期维护工作。应定期对拼接部位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病害,并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对于拼接缝的填充材料,需要定期进行更换,以防止材料老化,失去其防水和缓冲作用。此外,根据桥梁的实际运营情况,合理限制车辆荷载和行驶速度,以减少荷载对新旧结构协同受力的不利影响,确保桥梁结构的长期安全和稳定。
五、结论
旧桥拓宽工程中,新旧结构协同受力性能和拼接技术对拓宽后桥梁的安全与使用至关重要。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协同受力性能,明确材料、施工、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并采取优化拼接构造设计、控制施工质量、加强后期维护等措施对拼接技术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升新旧结构的协同工作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拼接技术和施工方案,确保旧桥拓宽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未来,随着桥梁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旧桥拓宽工程中的协同受力性能分析与拼接技术优化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交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琳,柳颜鹏,张焕强,等.农村公路旧桥拓宽建设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21,(03):138-140.
[2] 于鑫. 浅析地方公路改建工程中旧桥拓宽的设计[J]. 智能城市,2018,4(19):31-32.DOI:10.19301/j.cnki.zncs.2018.19.018.
[3]沙俊.论旧桥拓宽加固中新旧桥衔接存在问题及破解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