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作者

王晓玲

山西省河津市实验小学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本文以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为依托,深入剖析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一系列契合低段学生认知特点的识字教学策略,旨在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筑牢根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低段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小学一至三年级作为识字的关键阶段,有效的识字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开展阅读和写作,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深入研究基于部编教材的低段识字教学策略,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一、基于部编教材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机械地讲解汉字的笔画、结构和读音,让学生反复抄写。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一些较为复杂的汉字时,学生可能只是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

忽视汉字文化的渗透。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忽视了对汉字文化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体会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缺乏与生活的联系。识字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汉字的存在和应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将所学汉字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导致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汉字时,无法正确认读和理解。

二、运用直观教学法,增强识字趣味性

1.图片识字:部编版教材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相应的汉字。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时,教材中展示了口、耳、目等器官的实物图片,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出示对应的汉字,让学生通过图片与汉字的对照,直观地认识汉字的形状和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与汉字相关的生活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认识更多的汉字。

2.实物识字: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汉字,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汉字所代表的事物。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植物的种子,如蒲公英、苍耳、豌豆等,让学生观察实物的同时,认识相关的汉字。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增强识字效果。

三、利用汉字构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1.象形字识字:汉字中的象形字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描绘而成的,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象形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加深对汉字的记忆。例如,在学习“日”“月”“山”“水”等象形字时,教师可以展示这些字的甲骨文、金文等不同阶段的字形,让学生观察字形与实物的相似之处,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

2.会意字识字: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而成,通过组合后的字义来表达新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会意字的组成部分,理解其含义。例如,在学习“休”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休”字的结构,分析“人”和“木”的关系,从而理解“休”字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的意思。

3.形声字识字: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比很大,其特点是一部分表示字义,另一部分表示字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分析形旁和声旁来认识汉字。例如,在学习“清”“晴”“请”“情”等形声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形旁,发现“氵”与水有关,“日”与天气有关,“讠”与说话有关,“忄”与心情有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汉字。

四、开展游戏活动,营造轻松的识字氛围

1.识字卡片游戏:教师可以制作识字卡片,正面写汉字,背面写拼音和解释。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卡片接龙、卡片配对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汉字。例如,教师将识字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依次读出卡片上的汉字,读对的学生可以将卡片保留,读错的学生将卡片收回。最后,统计学生手中卡片的数量,给予奖励。教师也可制作大量汉字或汉字卡片,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汉字或汉字卡片,开展拼字比赛,并要求学生一边拼字一边读字音,并能够组词,从而使学生在拼字比赛的过程中识字。

2.猜字谜游戏:字谜是一种富有趣味性的识字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简单的字谜,让学生在课堂上猜谜。例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拿)等。通过猜字谜,学生不仅能够认识汉字,还能加深对汉字结构和含义的理解。

五、渗透汉字文化,丰富识字内涵

1.讲述汉字故事: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文化背景,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汉字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学习“家”字时,教师可以讲述“家”字的起源,让学生知道“家”字上面的“宀”表示房子,下面的“豕”表示猪,在古代,猪是财富的象征,有房子又有猪,就表示一个家。

2.开展汉字文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汉字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汉字书法比赛、汉字手抄报展览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感。

六、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拓展识字渠道

1.生活场景识字:学习识字写字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得以应用。所以,当教师教学生识字写字时,应注重组词造句的练习,为学生创设场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字。例如,让学生观察街道两旁的广告牌、超市里的商品标签、家里的电器说明书等,将生活中的汉字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2.课外阅读识字:课外阅读是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一些适合低段学生的课外书籍,如绘本、童话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询问家长或老师等方式解决,从而增加识字量。

总之,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低段识字教学的重要性,结合部编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汉字文化的渗透,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学梅,王芳.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的识字教学 [J]. 教育家, 2025, (09): 59.

[2] 张润琴. 善用趣味游戏,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J]. 山西教育(教学), 2024, (11): 21-22.

[3] 谢晓燕. 识字游戏化教学:价值、原则与实施框架 [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 40 (11):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