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

作者

张小丹

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摘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在自主探究、互动对话和质疑生成的开放课堂中慢慢养成的,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互动性和生成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优化他们的学习方式,使其能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调整学习策略,掌握正确、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主学习;对策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等基本技能和良好习惯至关重要的阶段,因此,教师应当明白自身“教书育人”的任务,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其作为语言学习类的科目,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光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后巩固,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扰,并使其学习意志产生波动,不利于对英语学科进行深度学习。而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以此推进学生英语学习思维的拓展,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步提高,最终使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获得成功。

一、自主预习,奠定智慧课堂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做任何事情要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如此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学习同样如此。教师在课前阶段有效地指导学生做好预习,不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通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重难点,从而使其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听课、质疑,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智慧课堂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不仅可以突破学习难点,还可以消除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感。同时,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的重要途径。

二、制订计划,循序渐进发展能力

在进行英语学习时,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计划属于必然条件,这一点无论对于一次英语课还是对于一个英语学习周期而言都是没有争议的,也就是说,教师帮助学生制订计划,是提供良好学习环境要求下既合理、又必要的做法。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订每一节课的英语自主学习计划,计划可以是英文字母的学习,可以是简单英语单词和词组的记忆,也可以是稍复杂的句子应用等。教师可以将中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结合起来,定期总结、定期展示,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置于一个系统化的环境之中,从中发现更多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三、分层教学,激发自主学习内驱力

为了减轻学生自主学习的压力,使其建立较强的自主学习信心,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多个视角出发,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判断学生当前的英语基础、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同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学习特点、学习需求等。其次,教师综合以上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如基础层级、良好层级、优秀层级等。最后,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围绕相关知识点和课程目标,为各层级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6“In a nature park”时,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将班级学生分为基础、良好、优秀三个层级。具体地,基础层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效率低,有一定的学习经验;良好层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较扎实,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较灵活;优秀层级的学生有丰富的英语知识积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较强,有拓展学习的需求。其次,教师为各层级学生布置如下差异化学习任务。基础层级任务:理解课文大意,跟随教师学习与地点有关的词汇,如 hill,river 等,掌握“Is there ... in the park?”这一重点句型。良好层级任务:自主阅读并理解课文,探究介词的用法,如on,in,beside等,仿照课文中的句型对话。优秀层级任务:自主学习单元词汇、句型、语法知识,阅读课外资料,围绕单元主题创编场景对话,自主练习单元知识的用法。最后,教师让各层级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布置难度不同的自主学习任务,既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又能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四、语境出发,促进实现自主理解

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具体语境出发,对知识进行自主理解。正确理解英语知识,是准确应用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一些小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英语知识,包括句型、语法等,这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组织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自主理解状态,在面对直观形象学习资源时,主动联系实际,奠定英语的表达应用基础。

例如在涉及“It was +adj.”这一知识点,教师按照前述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点之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故事内容,注意类似句子,如“It was sunny”“It was cloudy”“It was windy”等,并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meanings of these sentences”,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机会依托语境,产生对于句型的独立认知。在整个自主理解过程中,学生将充分感受到此句型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并使之内化为自身认知体系中的一部分,这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也为英语语用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课后阶段,改变传统作业形式

课后布置多样化的作业,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实践运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策略。一直以来,课堂结束之际,教师总是留给学生写单词、抄短语、背课文等课后作业,忽视了作业的创新,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而多样化、趣味性、实践性的作业,优化了作业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完成的热情,进而提升学习能力。作业布置应体现趣味性、凸显实践性。在教学 red、white、blue、green 等形容词后,布置学生在家具等物品上贴上颜色标签; 在学习字母后,布置学生制作字母卡片,与家长一起玩“扑克”游戏……这些作业,一改抄写、记忆为主的模式,以多样化、趣味性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习能力,巩固了课堂所学。因此,在智慧课堂构建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后作业设计形式,进而提升学生作业完成的积极性及自主性。

结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段,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以新、趣、实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提升参与率,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飞.提升小学英语高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3.

[2]张凤琴.新课标下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智力,2023(2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