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程亚林
身份证:500101199410011935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噪音、扬尘、废水排放、施工废弃物的处理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损害。因此,针对市政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日后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环境影响;噪音污染;扬尘;废水排放;废弃物管理
引言
市政工程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却常常受到忽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施工的规模和频率不断增加,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扬尘、废水排放、废弃物堆积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破坏。因此,如何科学管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市政工程施工的具体环境影响入手,分析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并探讨如何在保障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一、市政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一)噪音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运作、建筑材料的搬运和施工车辆的行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音。噪音污染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在住宅区附近,还可能导致居民的焦虑、睡眠障碍及长期的健康问题。噪音污染常常会影响到周围的商业区、教育机构以及医疗机构等,给周围人群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噪音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的干扰,以及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的健康影响,需要引起施工方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施工现场噪音水平的监控,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是减少噪音污染的有效途径。
(二)扬尘污染
扬尘污染是市政工程施工中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环境问题之一。土方开挖、路面铺设、建筑拆除等施工环节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尤其是在干旱季节,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更加严重。扬尘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呼吸健康,还可能导致交通能见度降低,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此外,扬尘对植物生长、水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施工密集区域,扬尘污染的危害更为严重,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加强扬尘控制措施,如增加洒水次数和使用防尘网,能有效减少扬尘的扩散和污染。
(三)废水排放
市政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水一般包括泥浆水、混凝土废水、油污水和其他化学废水。如果这些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围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油类、化学物质等,这些物质若直接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会对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影响,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长期积累的水质污染还可能危害到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影响人类的饮用水源,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针对废水的排放,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和措施,以确保废水的合规排放,是减少水体污染的关键。
(四)施工废弃物的管理问题
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土方、包装材料等。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增加生态环境的负担。施工废弃物乱堆乱放,不仅影响景观,还可能在风吹雨淋的作用下,随风飘散,污染周边环境。特别是未及时清理的废弃物在暴雨期间,可能会通过径流进入水体,进一步污染水源,破坏水体生态。施工废弃物的有效管理和回收利用,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绿色施工的实施。
二、市政工程施工的应对措施
(一)噪音控制措施
为了控制噪音污染,市政工程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首先,使用低噪音、环保型的施工设备和工具,避免使用传统的高噪音设备,如柴油机和大型挖掘机等。其次,施工现场要设置噪音隔离屏障,并采取合理的作业安排,尽量避免在居民生活区内进行夜间施工或连续的高噪音作业。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限噪”措施,定期进行噪音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此外,工地周围可以植树造林,绿化带的设置有助于吸收和阻隔噪音,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二)扬尘控制措施
扬尘控制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应加强施工现场的湿润管理,尤其是在土方作业、拆除作业时,要及时进行洒水,减少扬尘产生。其次,应加密废料清理频率,避免土壤堆积和废弃物散落,减少尘土飞扬的机会。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干燥季节,要使用防尘网覆盖暴露区域,以减少风力作用下的扬尘。对于运输车辆,应要求其车辆覆盖篷布,防止运送过程中扬尘四溅。
(三)废水处理与排放控制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废水的排放必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水收集池,将产生的废水集中收集,并通过沉淀、过滤、化学处理等方式进行净化,确保废水达标后再排放。对于含油、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应进行特殊处理,避免其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同时,要建立健全废水排放监测系统,定期检查废水排放质量,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四)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回收
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及时清理和分类处理建筑废料、土方、垃圾等,避免废弃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对于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应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废旧钢材、砖瓦等,经过处理后可重新利用。对于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应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如填埋或焚烧等,避免其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废弃物清理,确保工地环境整洁,防止废弃物堆积引起的环境污染。
结论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噪音污染、扬尘、废水排放和施工废弃物的处理等问题。为了减少这些影响,必须采取多方位的控制措施,包括使用低噪音设备、加强扬尘控制、处理废水排放、合理管理废弃物等。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负面效应,还能够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保护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未来,随着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不断进步,市政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将得到更有效的控制,从而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将为社会创造更加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为未来的绿色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贯彻环保理念和实施科学的管理方式,将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带来切实的效益,推动城市建设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文春.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影响及控制措施[J]. 建筑环境与节能, 2023(1): 45-48.
[2] 李海娟. 市政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城市规划, 2022(4): 100-103.
[3] 王泽.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环境保护技术应用[J]. 环境保护技术, 2024(2):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