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跨学科视域下的中学音乐与古诗词教学教育评价路径探究

作者

李名燕

重庆市铜梁区铜梁中学校 402560

摘要:当代教育领域,综合学科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音乐教育和古诗词教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人文性,被视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情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有效途径,在综合学科教育中的教学教育评价也需要补充和完善,以促进音乐教育与古诗词教学的优化和创新,提升中学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跨学科 教育评价 音乐 古诗词

在教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以2020年修订本《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进行的“跨学科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也对传统教学教育评价标准提出了改革的需求。教学教育评价作为检验课堂教学开展是否有效的必要依据,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评价不应局限于评判决策者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所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而应该是收集有关教育方案实施全过程及其成果的资料,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1]。跨学科视域下中学音乐与古诗词教学的教育评价,为中学音乐教育和古诗词教学提供创新思路和方法信息依据。深入研究跨学科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推动中学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与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教育评价的策略

跨学科教育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把“正确的价值取向、具备优良的要素结构和面向未来的发展需求”[2]作为根本的路向定位。通过综合考察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综合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量化和定性的方式来衡量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表现。

1、音乐与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教育的评价内容

跨学科教育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通过综合考察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综合能力、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量化和定性的方式衡量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表现。如:知识掌握、问题解决、合作创新等。

2、音乐与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教育的评价指标

中学音乐和语文古诗词跨学科教学的评价兼顾两个不同学科特点和学习目标,在注重跨学科需求的同时,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跨越音乐和语文两个学科的思维能力;从综合性角度出发,考察学生在音乐和古诗词学习中的多方面能力发展情况和行为表现。该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音乐技能的掌握程度、古诗词的理解深度,还包括表达能力、音乐与古诗词的融合程度、创造性思维和表演能力等。具体指标如下:

音乐技能的提升程度:评估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的进步,如歌唱能力、乐器演奏技巧等。可以通过定期音乐演奏评估、个人创作作品的表现等来进行评价。

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诠释能力,包括对古代文化和意境的领悟。可以通过朗读、解读古诗词、参与相关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对音乐古诗词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音乐与古诗词之间的关联共同之处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笔记、创作作品的分析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除上述主要指标外,还可以考虑学生对音乐和古诗词的兴趣程度、创意能力的发展、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音乐与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教育评价的路径

1、音乐与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教育的评价方法

音乐与古诗词教育教学的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

定性评价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力演唱、表达等。更注重过程性评定。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主动表达,以了解学生对音乐与古诗词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通过观察评估学生的听力演唱,在乐曲演唱时音准、节奏的准确度,速度、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方面的选择表达现力情况;学生在朗诵、演唱等形式中表现出的语音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定量评价是通过考试、书面作业、舞台项目学习成果展示等形式更加客观的了解学生在音乐与古诗词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效果。包括古诗词和音乐理论方面的书面测试、视唱模唱测试,以集中考察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和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音乐与古诗词创作分析方面的发展能力;根据项目作品展示考察的学生艺术表现能力。

此外,还应结合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获取更全面和立体的评价信息。从而促成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成长。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2、音乐与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教育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制定应该兼顾学科特点和跨学科的需求,体现专业性与综合性。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完成情况制定卓越、优秀、良好、达成、有待提高、不佳六个等级的考察评定。

在音乐技能方面,评价应考察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能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古诗词理解和表达方面,对学生的古诗词意境理解、精神内涵感悟、韵律模仿以及个人创作进行考察。

在音乐与古诗词的融合程度方面从作品创作和演绎中,考察学生能否将古诗词赋予音乐的情感、能否通过音乐表达出诗词的美和意境。

创造性思维的考察则侧重学生对音乐与古诗词的创新应用上能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相关表演与创作。

三、结语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改进的手段是对事物不完美的特性所作的技术性填充,从而让事物能实现显著提高”[3]。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评价对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服务教学、反馈教学,更能有力的促进教学。音乐与古诗词的跨学科教学评价激励教师更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调整教学策略的同时,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教师和学生双方调整改进教和学。在传统教学评价反馈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将更直观的反应学生在这种跨学科教学中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状态。

参考文献:

[1] STUFFLEBEAM D L.A depth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requirement[J].Theory Into Practice,1966,5(3):121-133.

[2] 朱德全,曹渡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本质释义与路向定位——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评价[J/OL].教师教育学报. https://link.cnki.net/urlid/50.1211.G4.20240105.1328.002

[3]蔡心心,秦一鸣,李军.教育改进学的创建与中国探索:知识基础与学科框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3):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