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安全管理与优化策略

作者

苏万里

准格尔旗云飞有限责任公司串草圪旦煤矿 内蒙古 准格尔旗 017100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两出口作为连接井下作业区域与主要巷道的关键通道,其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生产安全与人员生命安全。本文基于准格尔旗云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串草圪旦煤矿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即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的出口)的安全管理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串草圪旦煤矿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2009年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以来,该矿一直秉持安全生产的原则,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然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

1串草圪旦煤矿概况

串草圪旦煤矿由准格尔旗云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隶属于魏家峁镇管辖。公司现有员工530人,采用“三八作业制”,每班入井人员不超过90人,人员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求。矿井井田面积7.09km²,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共划分两个水平,一水平开采6煤层及以上煤层,二水平尚未开拓。矿井可采煤层有4层,其中5煤层和6煤层为主采煤层。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矿井生产布局为一采、两掘、一备用工作面。串草圪旦煤矿拥有完善的提升运输、辅助运输、通风、供电、主排水、防灭火、束管监测以及六大安全系统(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安全监测监控、通讯联络、人员定位、紧急避险)。这些系统的存在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安全管理现状

2.1通风不畅问题的根源与影响

通风不畅是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安全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通风设施的不完善或维护不当所导致的。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忽视通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导致通风设备老化、损坏或不符合安全标准。此外,通风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如通风巷道布局不当、通风风量不足等,也会严重影响通风效果。通风不畅不仅会导致工作面空气质量恶化,易引发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等严重事故,还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2.2支护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

支护结构的不稳定或支护材料质量不达标是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安全管理的另一大隐患。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开采强度的增加,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处的支护结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支护结构不稳定或支护材料质量不达标,就难以承受这种压力,从而发生冒顶和片帮事故。这类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还会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1]。

2.3人员管理混乱引发的安全风险

人员管理混乱也是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两出口处人员流动频繁,管理不善容易导致人员误入危险区域或发生其他安全事故。一些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可能会忽视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3.1提升通风效率

为了有效改善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通风状况,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提升通风效率。首先,应优化通风系统的布局,确保两出口处的通风设施布局合理、有效,能够满足工作面的通风需求。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开采强度等因素,确保通风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次,应积极引入先进的通风技术和设备,如高效节能的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等,以提高通风效率。通过采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通风风量、风速等参数,确保工作面空气流通顺畅,有效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等安全隐患。

3.2加强支护强度

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于保障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安全至关重要。为了加强支护强度,应积极采用新型支护材料和支护技术。这些新型支护材料和技术通常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稳定性,能够更有效地承受工作面的压力,防止冒顶和片帮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应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确保支护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出现的破损或变形等问题,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

3.3完善人员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管理采煤工作面两出口处的人员流动和安全状况,需要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应明确两出口处的人员管理职责和流程,确保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管理两出口处的安全事务,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在人员管理制度中,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这些培训和教育活动可以包括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和应对能力。

3.4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的构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已成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实时监控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安全状况,计划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一套智能化的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将能够实时监测两出口处的通风、支护等关键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实现对安全风险的精准预测和及时预警。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发现那些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微小变化,从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3]。

3.5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在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安全管理中,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同样至关重要。深知,安全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保障。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安全事件和风险因素,明确每种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人。同时,还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的安全事件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些演练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3.6引入智能化技术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将其应用于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安全管理中,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对两出口处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具体而言,可以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对两出口处的通风、支护、人员流动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这些系统和平台能够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并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息,以便他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还可以发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点,为制定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提供有力支持[4]。

结束语

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串草圪旦煤矿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提升通风效率、加强支护强度、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和引入智能化技术等优化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采煤工作面两出口的安全管理水平,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其他类似矿井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银苟.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方法探索[J].当代化工研究,2021(14):24-25.

[2]李艳刚.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方法探索[J].石化技术,2020,27(8):180+203.

[3]孙武.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方法探索[J].科技展望,2016,26(20):195

[4]王振龙.试析现代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决策探索(中),2018(0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