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

朱群

江安县人民医院 644200

【摘要】目的:研究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4年2月至2024年8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法,抽取了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进行康复实验。对照组使用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门诊护理上增加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患者的治疗依从人数以及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人数以及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一体化护理模式运用到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康复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喉咙干疼,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一体化护理模式;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治疗依从性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喘息等症状。由于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病症特点,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身心的不适,给生理和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目前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多采用抗感染、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等疗法治疗患者,但多数患者病情缓解后即停止治疗,致使症状反复发作,影响预后[1]。因此,在对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2]。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通过系统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改善生理和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督促患者做好病情预后,恢复身体健康。本文将通过对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全面分析其临床效果,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8月之间本院收治的9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运用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包含男性患者29名,女性患者21名,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46.36±5.54)岁;对照组患者49例,包含男性患者28名,女性患者21名,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6.81±5.2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康复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护理,即常规的用药指导、日常注意事项的叮嘱以及咽喉的检查等等。观察组除了常规门诊护理干预外,额外对患者增加一体化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评估和诊断:在诊断患者病情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包括咳嗽、咳痰、发烧以及呼吸困难的程度等。其次,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呼吸功能的情况,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了解其缺氧的状况。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制定护理计划: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在日常需要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改善呼吸功能。在氧气疗法方面,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必要时需给予患者氧气吸入;(3)实施护理措施:医护人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施护理措施。首先,加强医护人员的急性支气管炎医学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其次,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教育,使其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治疗和护理方法等,对患者进行家庭护理的指导,包括病情监测、记录病程、按时服药等;(4) 监控和调整:在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后,负责的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后续的症状变化,邀约患者定期前往医院再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根据患者的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包括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调整氧气疗法等,在确保患者完全恢复后再让患者进行正常的生活。

1.3观察指标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依从人数以及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按照治疗阶段进行数据采集,了解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人数以及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区别,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人数以及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病程时间较长,且较易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引发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甚至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

[4]。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生活方式等,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病症特点。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帮助患者增强身体素质。

本次实验研究随机选取了99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填写完同意书后,进行干预对比试验。根据数据结果显示,在基于常规门诊护理上采取了一体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依从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未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多数在病症康复之后具有反复现象,且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用药不足,延缓了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由此表明,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实施具体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和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和临床症状[5]。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缓解患者咽喉疼痛以及头部不适等等。可见该康复护理模式临床有效性强,值得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庞秀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1):167-168.

[2] 张爽.一体化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219-220.

[3] 雷国珍.一体化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睡眠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641-1642.

[4] 王佳美,郭木春,杨欣欣等.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9,38(24):132-134.

[5]曹珊珊.一体化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