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戏曲教学探析
吕俏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鲲鹏初级中学 527500
摘要: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开展戏曲教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以及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音乐课堂中戏曲教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旨在为推动戏曲艺术在中学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戏曲教学;文化传承;审美教育
引言
戏曲,融合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历经数百年而不衰。然而,在当代社会快节奏的文化冲击下,戏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关注度逐渐降低,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初中音乐课堂作为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引导学生认识、欣赏和传承各类音乐文化的重任。将戏曲引入初中音乐课堂,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更有助于培养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热爱之情,使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初中音乐课堂中戏曲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差异与理解障碍
戏曲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复杂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的一些唱词、典故、礼仪等内容,对于生活阅历尚浅的初中生来说确实较难理解。以京剧《武家坡》中的唱段《那苏龙魏虎为媒证》为例,该唱段讲述了王宝钏在武家坡前等待其夫薛平贵归来的故事,唱词中涉及了苏龙、魏虎作为媒证,以及王丞相作为主婚人的情节。这些人物关系和事件背景对于缺乏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初中生来说,可能难以迅速把握和理解。
(二)师资专业素养不足
戏曲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应熟悉戏曲艺术的特点、流派及相关文化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演唱、表演技巧,以便能够准确地示范和引导学生学习。然而,目前大多数初中音乐教师并非戏曲专业出身,自身对戏曲的理解和掌握有限,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专业知识讲解不准确、示范不到位等问题,难以满足戏曲教学的实际需求,这成为制约戏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教学资源匮乏
与流行音乐等其他音乐类型相比,戏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市场上适合初中生的戏曲教材、教辅资料较少,且多媒体素材如优质的戏曲视频、音频资源整合度不高,难以满足课堂教学多样化的需求。此外,学校组织戏曲实践活动的机会也不多,缺乏与专业戏曲团体的合作交流平台,使得学生无法亲身感受戏曲舞台表演的魅力,限制了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深入体验和学习。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戏曲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1.丰富戏曲曲目选择
教材编写在戏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以增加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戏曲曲目为重要方向。除了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如京剧的《花木兰》、越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还应当广泛涵盖黄梅戏、豫剧、川剧等多个剧种的代表性剧目。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加贴近地方文化,感受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可以精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小戏片段,比如东北二人转的欢快热烈的《小拜年》、广东粤剧深情婉转的《帝女花》等。这样的教材设计,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我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还能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融合多元文化元素
初中音乐可以将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或文化内容相结合,是拓展戏曲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开展戏曲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戏曲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绘画创作,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艺术表现力,还能加深对戏曲角色和剧情的理解。此外,还可以组织以戏曲故事为蓝本的文学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改编戏曲剧本或续写戏曲故事,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深入探索。通过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更加全面地理解戏曲艺术的内涵与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
1.体验式教学法
组织学生进行戏曲角色扮演、唱腔模仿、身段训练等实践活动,是戏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习京剧的某个经典唱段时,教师可以先详细讲解并示范演员的唱腔发声技巧、细腻的手势动作以及规范的台步走位等基本要素,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表演方法。随后,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排练,让他们亲身体验戏曲演员的表演过程,从实践中领悟戏曲艺术的精髓。在排练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表演。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体验式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加深对戏曲表演技巧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现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戏曲相关的情境,是提升戏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讲解《猛听得》这样的经典唱段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播放悠扬的古典音乐、展示古代宫廷或战场的背景画面等,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角色扮演,将学生带入那个遥远的时代,让他们仿佛亲身经历了唱段中的情景。这种情境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唱词的含义和情感色彩,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戏曲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戏曲教学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让更多初中生领略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使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的初中音乐教育中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莫莉花.基于传统戏曲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究——以昆曲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4,(04):163-165.
[2]薛薇薇.以戏剧元素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策略分析[J].当代音乐,2023,(12):76-78.
[3]刘淑玲.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戏曲走进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08):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