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概念教学在高三数学深度学习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林泽权

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

摘要:本论文聚焦概念教学在高三数学深度学习中的实践探索。通过分析当前高三数学概念教学存在重解题轻概念、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结合高三学生数学学习特点与深度学习理论,阐述概念教学对促进高三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从明确概念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实践策略,并通过教学案例验证其有效性。旨在通过强化概念教学,帮助高三学生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深度学习,为高考及未来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三数学;概念教学;深度学习;实践研究

一、引言

高三数学学习处于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深度学习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数学概念作为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是学生理解数学原理、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要素。然而,在当前高三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过于注重解题技巧的训练,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实现深度学习。因此,深入探究概念教学在高三数学深度学习中的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高三数学概念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重解题训练,轻概念理解

高三阶段,由于高考压力,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大量习题训练上,认为通过刷题能快速提高学生成绩,而对数学概念的讲解一带而过。学生在没有深入理解概念的情况下盲目做题,只能机械模仿解题步骤,一旦遇到新颖或综合性的题目,就会因概念不清而无从下手。例如,在复习 “导数” 概念时,教师仅强调导数的求导公式和在函数单调性、极值问题中的应用,忽视对导数本质(即函数变化率)的讲解,导致学生在面对涉及导数实际意义的应用题时理解困难。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

在高三数学概念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教师通过板书或课件直接呈现概念定义、性质和公式,缺乏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对概念的记忆仅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无法深入理解概念内涵。

三、概念教学对高三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知识理解,构建知识体系

深入的概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内涵,明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通过对 “函数” 概念的深入剖析,学生能够理解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进而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具体函数概念纳入到函数的整体框架中,形成对函数知识的全面理解,为解决综合性函数问题奠定基础。

(二)培养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推导和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 “数列” 概念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数列的规律,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在探究数列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概念教学在高三数学深度学习中的实践策略

(一)明确概念教学目标,契合深度学习需求

制定分层目标:根据高三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制定分层的概念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目标侧重于理解概念的基本定义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应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目标设定为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概念解决综合性问题,并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在 “立体几何” 概念教学中,对基础薄弱学生要求掌握常见几何体的定义、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对基础较好学生,则要求理解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关系,能够运用向量方法解决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

融入核心素养目标: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概念教学目标中。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例如,在 “概率” 概念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概率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在探究概率性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创新概念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数学概念相关的实际情境或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概念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例如,在讲解 “导数” 概念时,创设汽车行驶速度变化的情境,通过分析汽车在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引入导数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驱动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数学概念。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层次性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概念的本质。例如,在 “椭圆” 概念教学中,教师提出 “如何用数学方法描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推导出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优化概念教学过程,促进深度学习

注重概念形成过程:在概念教学中,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概念是如何从实际问题或数学研究中抽象出来的。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 “数列极限” 概念教学中,通过计算圆的内接正多边形面积逼近圆面积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极限思想,逐步抽象出数列极限的概念。

加强概念间的联系与对比:帮助学生梳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概念的异同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在复习 “函数” 相关概念时,引导学生对比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概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将函数概念与方程、不等式等概念进行联系,让学生理解它们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综合应用。

强化概念的应用与拓展: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和问题,让学生在应用概念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练习题的设计要注重层次性,从基础应用到综合拓展逐步提升难度。例如,在学习 “排列组合” 概念后,先让学生解决简单的排列组合计数问题,如 “从 5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3 个元素的排列数是多少?”,再逐步过渡到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如 “用 0 - 9 这 10 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多少种方法?” 通过应用与拓展,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论

概念教学在高三数学深度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实践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三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实现深度学习。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概念教学,将概念教学与解题训练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高考备考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融合方式,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高三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 [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5.

[3] 何克抗。深度学习 —— 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 章建跃。数学概念教学的核心问题与解决策略 [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1 (22):1 - 4.

[5] 王光明,宋晓宇,王兆云。深度学习视角下的数学概念教学 —— 以 “函数单调性” 为例 [J]. 数学教育学报,2020,29 (03):89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