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宽叶韭菜高产种植技术

作者

王琳蕊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665705

摘要:韭菜是国内传统的蔬菜之一,因独特的香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宽叶韭菜作为韭菜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叶片宽厚、色泽翠绿、口感鲜嫩等特点,市场需求量大。然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由于种植技术不当,往往导致宽叶韭菜产量低、品质差。本文从宽叶韭菜的生长习性、种植环境、选种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宽叶韭菜的高产种植技术,旨在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系统的种植指导,以提高宽叶韭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宽叶韭菜;高产;种植技术

引言

中课镇的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非常适合宽叶韭菜的生长。中课镇的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光照充足,为宽叶韭菜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光照和温度条件。此外,中课镇降雨充沛,空气湿度较高,也为宽叶韭菜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宽叶韭菜是中课镇近几年新培植的一种特色产业,全镇累计完成种植223亩,涉及123户434人,经济效益显著,为其接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1宽叶韭菜的特征与生长习性

宽叶韭菜的叶片宽度通常超过0.6厘米,相比窄叶韭菜更为宽大肥厚,叶色鲜绿。这种宽厚的叶片使得它在视觉上更为显眼,也更容易辨识。宽叶韭菜的叶鞘较为粗大健壮,质地肉嫩,为植株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宽叶韭菜的株高可达45厘米左右,整齐度高,商品性好,适合作为蔬菜栽培。部分宽叶韭菜品种具有紫红色的根部,如紫根宽叶韭菜,这种根部不仅富含花青素和糖类有机物,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宽叶韭菜适应性强,在气候冷凉的地区生长旺盛,具有耐热、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性。宽叶韭菜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15-18℃,在12-25℃下可以茁壮成长,在35℃以上或5℃以下停止生长。宽叶韭菜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光照过强时,叶片纤维素增多,质地粗硬,品质下降。适宜的空气湿度为60%-70%,土壤湿度为80%-90%。宽叶韭菜的分蘖能力强,每年可分蘖1-2次,分蘖能力与品种、株龄、密度、长势密切相关。宽叶韭菜根系为弦状须根系,分布于20-30cm土层,根毛少,吸收力差,还有“跳根”现象,即生长期内根系每年上移1.5-3cm,这会影响根系的吸收能力,导致植株长势变弱,产量下降。

宽叶韭菜可通过无性繁殖进行种植。进行繁殖时,要选择前一年宽叶韭菜老蔸,分株时每株留2-3个芽、5-7条须根,修剪假茎留至2-3厘米、留根3-4厘米,并对两年以上的老根进行去除。在定植之前,用赤霉素或生根粉液浸种根后,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初定植,行距4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穴栽2-3株,覆土浇水并覆盖地膜。

2种植环境的选择

宽叶韭菜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前茬应该没有种植过葱蒜类的蔬菜。土壤pH值以6.0-7.5为宜。宽叶韭菜喜冷凉气候,适宜在春季和秋季种植。在夏季高温季节,应采取遮荫、浇水等措施,降低温度,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宽叶韭菜的品质。宽叶韭菜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应选择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块进行种植。同时,要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3选种与播种

选择生长旺盛、分蘖力强、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宽叶韭菜品种是种植技术的关键,中课镇普遍选用澜沧县种植品种。播种前,应对种苗进行消毒处理,捞出晾干备用。

宽叶韭菜可在春季和秋季播种。春季播种一般在3-4月进行,秋季播种一般在8-9月进行,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中课镇一般选择在春季播种。宽叶韭菜可采用直播或老兜移栽的方式进行播种,中课镇采用老兜移栽方式。从栽时,按行距25厘米,株距15-20厘米开穴,将宽叶韭菜根垂直放入定植穴中,或者以60度左右倾斜植入,每穴栽2-3株;条栽时,在畦面上按25厘米行距开定植沟,沟深12-15厘米,在定植沟内每隔7-10厘米栽1株,然后覆盖细土,厚度约为3厘米左右。注意根系要舒展,然后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确保韭菜根与土壤充分接触,促进根系生长。

4田间管理

直播的宽叶韭菜,在幼苗长出2-3片叶时,应进行间苗或补苗,去除过密、弱小、病残的幼苗,补足空塘种苗,当幼苗长到5-6片叶时,进行定苗,定苗密度为行距20-25cm,穴距10-12cm,每穴10-12株。

宽叶韭菜生长到3-5cm时,应及时进行中耕培土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中耕除草应在土壤湿度适宜时进行,避免损伤根系。宽叶韭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应多次追肥。因中课镇种植宽叶韭菜主要采收地下根茎部分,追肥应以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少量磷肥或复合肥,从定植到6月份是分蘖期和营养生长期,定植后结合中耕培土进行8-9次追肥即可,小苗时每次每亩追施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1000-1500公斤和10公斤尿素,株高30厘米以后每次追施腐熟农家肥(有机肥)1500-2000公斤和20-30公斤磷肥或复合肥。追肥可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方式,施肥后应及时浇水。宽叶韭菜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浇水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浇水。

宽叶韭菜有“跳根”现象,每年应进行培土,以保持根系的生长深度。培土应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培土高度为3-4cm。对于三年以上的宽叶韭菜植株,每年春季还应进行剔根,将旧根和周围的包裹鳞茎丝剔除,以促进新根的生长。

5病虫害防治

宽叶韭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主要包括白粉病、黑斑病、蚜虫和蚜螨等。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首先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并确保合理的种植密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过度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减少病菌和害虫的滋生环境。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可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必要时,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如用硫酸铜溶液防治白粉病,苯醚甲环唑防治黑斑病。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以保证韭菜的质量安全。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宽叶韭菜的病虫害,保障其健康生长。

6收获

宽叶韭菜定植当年即可收割,中课镇种植宽叶韭菜主要是采收其根部,作为佐料食用。一般4月份种植,12月份至次年3月前采收完成。采收时用条锄或钉锄采挖,要出售的根系及时清洗干净泥土,摊开半阴干水分;翌年还要种植的注意留存种苗(老兜)。

总结

综上所述,宽叶韭菜高产种植技术是实现宽叶韭菜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通过选择适宜的种植环境、优良的品种、科学的播种方法、合理的田间管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和适时的收获,可以提高宽叶韭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灵活运用宽叶韭菜高产种植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种植水平。同时,应加强宽叶韭菜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研究新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模式,为宽叶韭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崔兰英.浅析韭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J].河南农业,2024(15):68-69.

[2]艾洪生.乌兰浩特市“一村一品”韭菜产业发展策略[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35):117-118.

[3]梁英波.江淮分水岭地区露地韭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05):66-67.

[4]翁炎忠.大棚韭菜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