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思政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方法探讨

作者

杜若楠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 山东省烟台市 2654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采用的创新方法。通过分析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利用新媒介技术、互动式教学、跨学科合作等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培养综合素质高、思想政治觉悟强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思政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大学生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传统的教育方式面临许多挑战,亟需创新。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思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创新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1 思政辅导员的基本职能

思想引导是思政辅导员最重要的职能之一。辅导员通过组织各类思想政治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维的引导者。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同时,辅导员需关注国家时事政治,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除了思想引导,情感关怀也是思政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面临压力和困惑,情感关怀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辅导员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这种人性化的关怀不仅增进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辅导员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1.2 新时代背景下的挑战

1.2.1 网络文化冲击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大量的信息和多元化的观点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使得学生面临着各种价值观的冲击。许多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接触到的信息往往片面且不准确,容易使其对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产生误解。这使得思政辅导员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时,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思政辅导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和知识。同时,他们也应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引导学生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提高其对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1.2.2 学生思想多样性

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和思想多元化的趋势。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学生在校园中交汇,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生态。这种多样性一方面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得辅导员能够接触到更多元的思想观点,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辅导员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思想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在教学和引导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多样性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思想成长,也有助于构建包容、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创新教育方法

2.1 新媒介技术的应用

2.1.1 利用社交平台

社交平台作为年轻人主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其广泛的覆盖面和深入人心的影响力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发布与思想政治相关的文章、热点话题和活动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社交平台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校园内外的思想碰撞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深度。此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分享成功案例和心路历程,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2.1.2 制作微课和短视频

微课和短视频是适应学生学习习惯与喜好的新形式。辅导员可以制作简洁明了的微课,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价值观,结合生动的案例与实践,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直观性。短视频的生动表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快速传递重要信息。同时,辅导员可鼓励学生自主制作思想政治主题的短视频,以增强其参与感和创造性,通过“学生讲学生”的方式,激发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热情。

2.2 互动式教学的实施

2.2.1 小组讨论与辩论赛

小组讨论和辩论赛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小组讨论中,辅导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小组讨论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观点,形成对不同声音的理解和尊重。辩论赛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氛围更为活跃的竞赛中。通过辩论,学生需要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论据并进行反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他们能够理性地分析和思考社会和政治问题。

2.2.2 实践活动推广

实践活动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实际的社会活动中,不仅使理论知识得以应用,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念的理解。辅导员可以组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和思考。例如,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社会问题,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而在社会调研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人和事,增强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实践活动的推广,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切实的参照和支撑。

2.3 跨学科合作的探索

2.3.1 整合多学科资源

跨学科合作的首要步骤是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源。高校教育涵盖广泛的学科,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这些学科都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辅导员可以邀请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结合各自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探讨社会问题时,结合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与心理学的行为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问题。这种整合不仅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2.3.2 共同建立教育平台

为了更好地进行跨学科合作,高校可以共同建立多学科的教育平台。这种平台不仅可以是一个线上学习社区,便于分享资源、举办讲座和研讨会,还可以是线下的跨学科交流活动。通过这种平台,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问题,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跨学科的合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良好环境,有助于他们在思考问题时从多个角度出发,培养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结论

高校思政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未来,应持续探索更多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培养更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祁异慧.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教育职责[J].农家参谋,2020,(18):285.

[2]赵力川.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J].知识窗(教师版),2020,(02):126.

[3]邵巍.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J].陕西教育(高教),2019,(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