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转化策略
李生栋 赵涛 吴寿方 马卫玲 李文俊
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企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转化策略。通过阐述相关理论基础,分析现状及面临问题,揭示企业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与路径。结合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等实际情况进行剖析,从政府角度给出政策建议,旨在为企业通过创新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化,提升竞争力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企业创新;新质生产力;烟草数字化转型
引言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和科技变革浪潮中,企业创新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转化,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开拓市场、创造价值,对自身发展和经济繁荣意义重大。传统的烟草行业在数字化时代迎来创新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其转型实践为研究企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转化提供了典型范例。
一、理论基础
1.1 企业创新理论
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把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条件“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应用、新市场开辟、新原料供应掌控和新企业组织构建。开放式创新理论强调企业打破内部边界,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外部伙伴合作创新,共享知识,借此加快创新速度,获取更多资源。企业创新主要有产品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变化;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管理创新,优化运营管理;商业模式创新,适应新市场竞争。
1.2 新质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创新,在生产要素、方式和产业形态上全面创新升级[1]。其具备创新性,不断吸纳新技术、新方法;高效性,优化资源配置提效;可持续性,兼顾资源环保与经济协调。相比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依赖知识、技术等无形要素,生产智能自动化,产业形态创新且融合。它有力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既能催生新产业,也能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化经济结构。
二、现状分析
2.1 企业创新现状
如今,多数企业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投入。但创新过程中困难重重,资金短缺是一大难题。从新技术研发到新产品推向市场,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常因资金不足,难以开展大规模创新活动。
创新人才匮乏同样制约企业发展。创新需要人才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创新思维,可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不足,人才市场竞争又很激烈,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创新人才难度很大。并且,创新风险高,项目成功率低,一旦失败企业可能损失惨重,致使部分企业对创新顾虑重重。
2.2 新质生产力转化现状
不同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转化情况差异明显。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化迅速,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但传统产业转化较慢,像制造业部分企业仍依赖传统生产方式,新技术应用和创新管理模式推行滞后。转化过程中,技术转移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市场需求对接也存在问题,企业研发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烟草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新质生产力转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生产模式粗放、数字化程度低,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兴起,开始积极转型,引入智能化设备、利用大数据优化策略。然而,转型面临数据安全问题,保障大量消费者数据和商业机密安全至关重要,员工数字化技能不足也亟待通过培训解决。
三、企业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机制
3.1技术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关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能不断推出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比如烟草行业正在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提升在线知识服务质量是为客户服务提供数字化服务的重要支撑[2]。研发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对原料和成品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有效减少库存积压和损耗。
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助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手,借助后者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加速技术创新。高校、科研机构基础研究扎实,能为企业提供前沿技术与创新思路,企业将这些技术用于实际生产,实现产业化。
3.2 管理创新驱动
管理创新能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为新质生产力转化保驾护航。数字化管理模式让企业实时获取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通过分析做出科学决策,管理更精准及时。像烟草企业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全程监控生产过程,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构建柔性组织,可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力。打破部门间的传统壁垒,促进团队协作创新。例如烟草企业组建跨部门创新项目团队,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人员,协同开展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提升创新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
3.3 商业模式创新驱动
商业模式创新能开拓新市场,创造新商业价值,推动新质生产力转化。平台经济模式在烟草行业逐渐兴起,搭建线上交易平台,连接种植户、生产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信息高效流通。共享经济也为烟草企业带来机遇,通过共享物流配送资源降低成本。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改变企业价值创造和获取方式,助力新质生产力在企业落地应用。
四、转化策略与路径
4.1 强化创新投入与人才培养
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项创新基金,保障创新项目资金充足。同时,拓展融资渠道,引入风险投资、争取政府扶持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在人才培养上,与高校合作开展定制化项目,依据企业需求培育创新型专业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运用股权激励、绩效奖金等手段,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4.2 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深化产学研合作,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项目。积极参与行业创新联盟,与同行共享创新资源,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行业创新水平提升。如烟草企业可共同参与制定行业数字化标准,促进数字化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与联通。
4.3 优化企业内部创新管理
建立创新管理制度,明确创新目标、流程与考核标准,规范创新活动。营造创新文化,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包容失败,为创新营造良好氛围。推行敏捷项目管理等创新项目管理方法,提高创新项目执行效率与成功率。烟草企业可设立内部创新奖励制度,对数字化转型等创新项目中的优秀团队和个人予以奖励,激发员工创新热情。
4.4 对接市场需求与新质生产力转化
加强市场调研,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创新。建立市场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意见建议,据此优化创新成果,确保新质生产力转化成果契合市场需求。比如烟草企业通过调研发现消费者对低焦油、个性化包装香烟需求增长,便可针对性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五、政策建议
5.1 财政、金融支持与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应设立专项财政补贴资金,直接补贴企业创新研发项目,降低其创新成本;实施税收优惠,对研发投入加计扣除、创新成果转化所得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创新的信贷支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适配金融产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为创新企业及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建立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流通转化,实现创新成果价值。
5.2 人才政策支持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创新人才投身企业。加大对高校、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夯实企业创新的人才根基 ,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新质生产力转化。
参考文献:
黄旭辉,张斯琦,余晓.新质生产力阈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3(09):29-32.
刘一飞.提升在线知识服务质量 加快烟草企业数据化转型[J].中国商人,2025(0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