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探究
刘婷婷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8
摘要:在高职教育中,室内设计专业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专业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严格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推动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培养,是学生顺利进入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文章分析了室内设计专业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将思政教育融入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路径,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具备专业技能且具有良好道德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室内设计;思政教育;融合
引言:
高职教育在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任务导向下,必须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价值观,确保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创作符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的室内设计作品,为室内设计和装饰装修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1思政教育融入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性
思政教育可以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开展中,以合适形式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室内设计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成长为适应室内设计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1.1 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环节,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活动开展需要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全面培养,因此必须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保障。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学生需要具备更加坚实、更高水平的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和市场变革,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能够切实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为学生顺利进入职业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1.2 强化学生工匠精神传承培养
工匠精神是从事装饰装修职业必备的基本精神,在高职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从不同教学内容特征出发,融入不同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培养学生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当具备的坚强意志品格,具备质量控制意识、具备灵活创新能力等,推动学生成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室内设计职业人才。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古代工匠故事和优秀室内设计作品,给予学生视觉层面的冲击,让学生在历史回放和现实场景中,产生工匠精神基因,更好地完成室内设计项目,实现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1.3 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
创新创业精神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开展应当肩负的基本使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以课程思政的有效建设,以行业发展特征为导向,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理念,并具备良好的创业素质。在室内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掌握专业技能,如空间规划、色彩搭配、材料运用等,更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室内设计专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设计观,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勇于承担设计带来的社会影响,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树立正面形象。学生经过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能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形成更高水平的设计审美观念,更好地适应室内设计行业多元化创新人才需求,更好的应对未来对室内设计行业的创新变革,为我国室内设计产业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2.1 合理融入思政教育
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必须根据不同课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用合理方法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入。学校应提供合适的硬件条件,搭建专门的课程思政资源库,纳入图片、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思政资源,便于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另外室内设计专业作为设计类,对学生技能掌握和人文素养有较高要求,为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专业课程中合理融入传统建筑符号与非遗技艺,树立文化自信与传统传承;融入绿色材料应用,促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融入无障碍设计与服务意识,体现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融入红色文化与乡村实践,弘扬家国情怀与时代使命;融入技术融合与细节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低成本改造与灾后重建,展现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合理整合,灵活的融入课程内容中,实现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双结合,实现学生全方位学习质量的提升。
2.2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不仅是对学生职业行为产生规范作用,还能够塑造价值观与人格健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创新型室内设计人才。因此在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中,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分组教学法,围绕特定主体教学内容探讨设计工作中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职业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在开展专业知识技能训练时,通过多种元素相互结合的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将实际案例的故事情境引入课堂当中,如民宿设计、乡村旧房改造、社区中心设计、爱心驿站等,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下感受设计细节。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管理,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为主线,思政为魂,构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不断完善课程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教育模式。在参与具体项目实践时,通过分组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学生能够主动改变自身行为方式,强化与团队成员的协作,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设计方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3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水平
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思政教育意识以及理解能力,具备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分析能力与灵活应用能力。在专业课程内容与技能的教学中不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具备专业职业素养与个人素养。作为学生最直观的教学标杆,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利用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断激励感染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教育,重新塑造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合理设计好教学内容,做好引导工作,通过自身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为学生的健康和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进一步体现老师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加有关思政课程的讨论和培训,丰富自身对思政教育的理解,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3结语
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课程当中,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同时培养了其思想政治能力,并帮助学生建设其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情感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传统工作理念,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应用灵活方式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成效。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完善学生的情感建设,体现技能培养的价值,为室内设计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具备坚实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峰.基于现场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以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4,(08):44-46.
[2]刘婧.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评教体系的构建——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24,9(09):183-185.
[3]周航.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 (06):102-104.
[4]卢婵.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08): 138-141.
建议?强化技术赋能与安全运维,保障数字化载体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应建立“技术研发—内容审核—迭代更新”协同机制。一方面,联合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党史学习专用工具,如基于区块链的红色资源版权存证系统、依托人工智能的党史知识自动纠错模块,确保数字资源的权威性与准确性 [6]。另一方面,组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教育技术专员构成的审核团队,对平台推送内容实施“三审三校”,重点筛查历史虚无主义表述与错误史实引用。此外,建立“用户反馈—数据监测—功能迭代”动态优化机制,通过平台后台实时监测资源调用率、用户停留时长、互动转化率等指标,每季度对低效模块(如点击量低于平均值的微课视频)进行内容重构或技术升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本质上是以制度化手段巩固思想建党成果的治理实践,其价值不仅在于完善育人体系,更体现为通过历史认知强化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研究证实,以“三全育人”课程体系筑牢认知根基,以“四维联动”实践模式打通知行转化梗阻,以“双向反馈”评价机制实现教育效能精准调控,可有效破解传统教育中短期化、表层化困境。未来需持续完善党委统筹下的制度供给体系,强化数字技术对教育资源再生产能力的赋能作用,在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与校地协同机制创新中培育可持续发展动能,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成为青年成长的内生性精神坐标。
参考文献:
[1] 欧阳意 . 构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实践探索 [J]. 广西教育 ,2024(9):60-65.
[2] 周颖 . “五育并举”视阈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建设研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37(7):137-139.
[3] 程虹, 杨满仁. 高校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机制的意义及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3(18):39-41.
[4] 金兵 , 王宇昂 . 论高校思政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长效机制 [J].大学教育 ,2023(24):102-105.
[5] 吕海宁 , 李雨珂 . 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构建[J]. 航海教育研究 ,2023,40(4):104-108.
[6] 邵丽华 .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探析 [J]. 北京教育 ,2024(9):14-16,72.
作者简介:高敬旗(1983.1-),女,河北保定人,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
2022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经验和长效机制研究” 课题编号: 202202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