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框架下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马泽明
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五中学751999
摘要:STE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跨学科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数字化实验平台与学科工具,设计并实施STEM教育框架下的物理实验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策略探讨,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STEM教育框架;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设计;实施策略;研究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通过数字化实验平台,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STEM教育理念为数字化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提供新的框架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
一、STEM教育框架下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设计与实施的意义
(1)增强实验操作的直观性和准确性
数字化实验平台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提升了实验操作的直观性和准确性,这一平台配备了高精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捕捉并记录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移、速度等关键参数。相比传统实验手段,数字化实验平台提供更为精确和细致的数据记录,使得实验现象得以更加直观、准确地呈现。学生不再仅仅依赖于肉眼观察和手工记录,而是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图表和图像,清晰地看到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直观、准确的实验现象展示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字化实验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设备、记录和分析数据的实践机会。在数字化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他们还需要亲手操作实验设备,记录实验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一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尝试和调整实验方案,从而逐渐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数字化实验平台的互动性和可视化特点为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进行模拟实验、实时观察实验现象、调整实验参数,并即时获得实验结果。互动性和可视化的实验方式使得实验过程更加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数字化实验平台提供了一个安全、无风险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探索、尝试和创新,他们不用担心实验失败带来的后果,而是可以大胆尝试新的实验方案,挑战传统观念,从而激发创新思维。自由、开放的实验环境有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数字化实验为这一理念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支撑。在数字化实验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加深他们对各学科之间联系的理解,还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学生需要运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设计实验方案,运用数学的知识来分析数据,甚至还需要运用工程学的知识来制作或改进实验装置。跨学科的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机会。
(5)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数字化实验平台可以为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工具,使得实验教学更加便捷、高效。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教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育质量。此外数字化实验平台还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和资源共享,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还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通过数字化实验的实施,促进一个更加公平、高效、创新的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STEM教育框架下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在STEM教育框架下,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使他们可以熟练操作数字化实验设备,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提出新想法、新方法,勇于尝试和探索;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引导他们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字化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跨学科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注重将数字化实验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和实例,如家庭电路中的电流测量、交通工具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等来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结合数字化实验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可以设计有探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项目包括物理学科的核心知识点,还融入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等现代科技元素,使学生在实验中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拓展科技视野。例如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光的传播特性等实验项目,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兴趣。
(3)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通过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围绕一个实验项目展开研究,通过团队合作、资料查阅、实验设计等环节完成实验报告或展示成果。小组讨论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验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和指导,使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此外在数字化实验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或者结合创客教室的资源进行创新实验设计,以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踊跃性。
(4)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讨论和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问题解决的创造性等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小组讨论情况和最终的实验报告或展示成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通过考试或测验等形式进行。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促进他们的反思和成长。通过综合多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三、STEM教育框架下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实施策略
(1)兼容并蓄: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的深度结合
在STEM教育框架下,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的实施并非对传统实验的简单替代,而是要在保留传统实验优势的基础上融入数字化技术,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经典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实验进行优化。传统实验中学生可能面临光源不稳定、成像不清晰等问题,影响实验效果。此时教师可以引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稳定的光源,并通过电路结构的设计,保证光源的亮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同时借助数字化实验平台如数据采集系统、图像处理软件等,学生可以更便捷地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如测量物距、像距以及成像的大小、清晰度等关键参数,这样一来不仅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使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深化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2)创新驱动:利用数字化实验平台创新教学策略
数字化实验平台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创新机会。通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安全、无风险的环境中模拟实验操作,这不仅降低真实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还让学生可以反复尝试、自由探索,直至掌握实验技巧。虚拟实验室的互动性、可视化特点,也使得实验过程更加生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结合创客教室的资源如3D打印机、传感器、单片机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设计,鼓励他们将物理知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跨学科素养的提升。
(3)构建生态系统:整合创客教室与数字实验室
为了发挥STEM教育的优势,教师需要构建一个涵盖传统学科工具、创客教室与数字实验室的STEM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创客教室成为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孵化地,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发挥,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作品。数字实验室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数据分析工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同时传统学科工具作为连接现实与虚拟、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可或缺。通过有机融合这三者,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既丰富又开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可以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学生可以成为主动探索、积极创造的主体。
四、案例分析: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
(1)实验设计:数字化平台下的物理探索
在STEM教育框架下,教师可以以“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为主题,设计融合数字化技术的初中物理实验项目。该实验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实验平台,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实时捕捉并记录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数据。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可以精确地将实验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表和图像,便于学生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在实验设计上,教师需要注重实验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设备、记录数据,还需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不同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规律。例如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初速度或实验环境(如斜面角度、空气阻力等),观察这些变化对物体运动轨迹和速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实施过程:实践与创新并进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随后学生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实验任务,包括安装传感器、调整实验装置、记录数据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实验操作,享受着科学探索的乐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创客教室的资源进行创新实验设计。例如有的小组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一个可调的斜面装置,用于探究不同角度下物体的运动规律;有的小组设计一个带有风扇的装置,用于模拟空气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创新设计不仅可以丰富实验内容,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和数据处理方法,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评价与反馈:促进成长与提升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馈。评价内容不仅需要包括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还包括创新实验设计的质量、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等方面。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实验表现,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在反馈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表示肯定和鼓励,然后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通过交流与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结束语:STEM教育框架下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设计与实施策略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结合数字化实验平台与学科工具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养。未来,教师需要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STEM教育生态系统,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本文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基于stem视角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与学科工具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XKT–SJ–07–022)
参考文献:
[1] 魏佳雯. 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教学探析[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8):89-91.
[2] 赵小峰. 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教学初探[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32.
[3] 潘迎昕,张雨欣,周一,等. 基于DISLab的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资源开发——以"声现象"为例[J]. 物理教师,2023,44(6):38-41. DOI:10.3969/j.issn.1002-042X.2023.06.009.
[4] 牛清江,马延秋. 对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室配备方案的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33(11):67-68. DOI:10.3969/j.issn.1004-2326.2016.11.032.
[5] 董清华,赵小艳. 基于传感器的初中物理数字化实验实施策略[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3,33(4):61-64. DOI:10.3969/j.issn.1673-6869.2023.04.023.
[6] 隋国伟. STEM教育模式下的初中物理与其他学科融合实践与效果评价[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