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构音障碍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秦晨 侯艳晖 王晓丽
鹤壁市妇幼保健院 458030
摘要:目的 探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构音障碍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名构音障碍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康复疗效、儿童行为方式及沟通能力。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康复疗效显著提高,观察组儿童的行为方式、沟通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能够提高构音障碍患儿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其康复效果。
关键词: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构音障碍;儿童;康复护理
引言:构音障碍是一种由口腔、喉部和声带等相关组织发生病变而导致的言语发音障碍。言语交际是构音障碍儿童社交、学习及情绪发展的关键。在传统的康复治疗中,语音治疗师多采用面对面沟通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但部分重度构音障碍患儿的发音能力等原因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障碍。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一种基于图像的交流方式与不能进行语言表达的儿童进行交流。利用图片板来表现特定的对象、动作或需要,协助儿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将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应用于构音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其交流与自我表现,促进其康复。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名构音障碍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各40人,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经专家或专科医师诊断为构音障碍;儿童不能用口头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需要使用辅助交际手段;儿童、家长、监护人均有参加本次研究的意愿,并且能够遵守相关的治疗方案。排除标准:儿童有较强的视觉障碍,不能辨认、了解画板;儿童有重度智力障碍,不能了解并参与图像交流系统;儿童伴有其他危重疾病或并发症。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对患儿进行语音训练,包括发音技巧及发音动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发音准确度及流利程度。通过不同的口语训练,训练构音障碍患儿的口肌协调及力度,进而提升其发声能力。通过对构音有困难的患儿及家长进行口腔保健教育,并配合适当的按摩,有效地提高患儿的肌肉功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康复护理模式,通过对构音障碍儿童的评估,分析患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判断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合适度并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根据儿童的需求和爱好选用适当的图片,将其做成能表达不同词语、表达方式及要求的形象牌或图示。教导构音障碍儿童运用图片来交流,例如触碰、点画等。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让儿童学习运用图片交流方式,如购物、吃饭、玩耍等。鼓励儿童不断地练习并运用图片交流,给予即时的回馈与正面的奖励,协助儿童逐渐提升其交流技巧与独立性。护理人员与家长一起教导儿童怎样利用图像交流系统,帮助家长与儿童有效地交流,为儿童在家庭中的交流及语言发展提供帮助。随着儿童的成长与需求,图片交换沟通系统会逐步延伸至其他社会情境,如学校、社区及社会活动等。
(三)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康复疗效。
(2)比较两组儿童行为方式及沟通能力。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儿童康复疗效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康复疗效显著提高,资料比较有显著性(P<0.05)。见表1。

(二)两组儿童行为方式及沟通能力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儿童的行为方式、沟通能力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2。
三、讨论
构音障碍是一种语音功能障碍,会影响到个体的口腔肌肉的协调动作以及正确发音。构音障碍是指发音时不能正确发音,替换或漏读一些音素,或发音方式、发音部位或调音上有误。构音障碍会引起说话人的口齿不清,这对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有不利的影响。构音障碍可能是暂时性的发音不正确或持续时间较长,是一类复杂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有:听觉障碍、肌肉协调障碍、口腔结构异常、智力发育迟缓等因素。因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对改善构音障碍,促进言语发育,改善言语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音障碍与患儿的交流系统有很大的联系,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或不畅通导致了语言交流的空间变得更加封闭,而针对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并不是单纯地从交流系统开始的,借助其他的沟通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片为主的交互交流系统较单纯的口头交流更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图片是一种替代交流手段,对不能正常、连贯地使用语言的患儿,图片可以让他们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意愿,这种突出的替换方法可以提高患儿在康复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降低了患儿的挫败感和抵触情绪。而且图片交流是一种“动静结合”的交流方式,对那些需要积极交流的构音障碍来说,图片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儿童们通过图片可以进行双向的、和谐的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育,也不会被困在被动康复的困境中。由于儿童的年龄偏小,所以积极心态对康复护理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巧妙地运用图片这一媒介,更好地维护了儿童的脆弱心理。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较好,有显著性差异(P<0.05)。资料显示,应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有助于提升儿童康复疗效。
总而言之,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于构音障碍儿童的康复护理是积极作用,可以提高儿童的康复疗效,提高了对儿童的行为方式及沟通能力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丽洁.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8):153-155.
[2]宋红娜.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出院后康复的护理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06-207.
[3]索丹容,林萍,王亚男.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构音障碍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1):35-36.
[4]孔红梅,吴跃伟,陈萧洁.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2):89-90.
[5]刘向丽.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2):3634-3636.
作者简介
秦晨(1994),女,河南鹤壁人,458030,本科;
单位:鹤壁市妇幼保健院
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儿童康复护理
第二作者:侯艳晖
第三作者:王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