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交通拥堵预测与规划优化策略

作者

赵庭赫

盘锦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盘锦市 124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交通拥堵成为制约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大数据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深入探讨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交通拥堵预测方法及规划优化策略,旨在利用大数据提升交通管理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推动智慧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智慧城市;交通拥堵预测;规划优化

1.引言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交通拥堵不仅增加居民出行时间和成本,还导致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问题。传统交通规划和管理手段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城市交通时逐渐力不从心。大数据技术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能够整合多源交通数据,挖掘交通拥堵规律,为交通拥堵预测和规划优化提供精准依据,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力工具。

2.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交通中的应用基础

2.1 交通大数据来源

城市交通数据来源广泛。一是智能交通系统采集的数据,如摄像头、传感器收集的车流量、车速、车型等信息;二是移动互联网数据,包括手机定位数据、网约车平台订单数据,可反映居民出行轨迹和需求;三是公共交通系统数据,涵盖公交、地铁的运营时刻表、客流量等;四是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数据,如道路布局、车道数量、信号灯设置等。这些多源数据为全面了解城市交通状况提供丰富素材。

2.2 大数据处理技术

针对海量、复杂的交通数据,需运用先进处理技术。数据清洗用于去除噪声、错误和重复数据,提高数据质量。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格式的数据整合,形成统一数据集。机器学习算法,如神经网络、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例如,神经网络能通过对历史交通数据学习,构建复杂的交通模型,用于预测未来交通状态。大数据存储技术,如分布式文件系统,保障数据安全存储与高效访问,满足交通数据量大、增长快的存储需求。

3.基于大数据的交通拥堵预测方法

3.1 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模型

利用历史交通数据构建预测模型是常用方法。通过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不同时段、路段的交通流量、车速等数据,找出交通拥堵的时间和空间规律。例如,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根据历史交通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预测未来特定时段的流量。ARIMA(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是典型的时间序列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自回归、差分和滑动平均处理,预测交通流量变化。若某路段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历史流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合季节、星期等周期性因素,ARIMA 模型可预测该路段未来早高峰流量,为交通管理部门提前准备提供依据。

3.2 基于实时数据的动态预测

实时交通数据能反映当前交通实时状态,结合实时数据的动态预测更具时效性。基于浮动车数据(如网约车、出租车行驶轨迹)和道路传感器实时采集的车速、车流量数据,运用卡尔曼滤波等算法,可对当前交通状态进行实时估计,并预测短时间内交通拥堵发展趋势。当某路段实时车速骤降、车流量增大,动态预测模型可迅速判断该路段可能出现拥堵,并预测拥堵范围和持续时间,及时向交通管理部门和出行者发出预警。

3.3 融合多源数据的综合预测

融合多源交通数据能提升预测准确性。将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与天气、重大活动等外部数据相结合,构建综合预测模型。例如,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时,结合赛事举办时间、地点,以及周边道路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路况,预测赛事期间周边交通拥堵情况。利用深度学习中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可处理多源数据中的时间序列信息和复杂关系,对交通拥堵进行更精准预测,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疏导方案提供支持。

4.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交通规划优化策略

4.1 优化道路网络布局

借助大数据分析城市交通流量分布,识别交通瓶颈路段和节点。通过对长期交通流量数据的空间分析,确定拥堵频发路段和区域。对于交通流量过大的路段,可考虑拓宽车道、建设高架桥或地下通道等方式改善通行能力。例如,某城市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市中心一主干道在早晚高峰交通流量远超承载能力,于是对该路段进行拓宽改造,并增加潮汐车道,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同时,根据居民出行需求和交通流量预测,规划新的道路连接线路,优化道路网络结构,提高交通通达性。

4.2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利用大数据实现交通信号智能控制。传统固定配时信号灯无法适应交通流量动态变化。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路口车流量、排队长度等数据,运用优化算法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例如,在车流量大的方向延长绿灯时间,减少车辆等待时间。通过感应线圈、摄像头等设备获取实时交通数据,采用自适应信号控制算法,如 SCATS(悉尼协调自适应交通系统)和 SCOOT(绿信比、周期时长和相位差优化技术),可根据路口实际交通状况实时优化信号灯配时,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减少车辆延误。

4.3 公共交通优化

大数据助力公共交通规划优化。通过分析公交、地铁刷卡数据和手机定位数据,了解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包括出行起点、终点、高峰时段等信息。根据这些数据,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服务质量。例如,某城市根据大数据分析发现部分新建小区居民出行不便,公共交通可达性差,于是调整公交线路,增加站点,提高了这些区域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同时,利用大数据预测公共交通客流量,合理安排车辆投放数量和发车频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4.4 鼓励绿色出行

利用大数据宣传和引导绿色出行。通过分析居民出行数据,了解不同出行方式的占比和分布情况。针对短距离出行,通过手机 APP 推送绿色出行信息,如步行、骑行的路线推荐和健康益处等,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建设智慧自行车租赁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设置租赁站点,方便居民租用。例如,某城市通过大数据分析在人流密集区域合理布局共享单车停放点,并推出骑行优惠活动,使共享单车使用频率大幅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

5.案例分析

北京利用大数据对公交地铁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公交刷卡数据和地铁进出站数据,了解居民出行需求和客流分布。根据大数据分析,优化公交线路,调整部分线路走向,增设站点,提高公交与地铁的衔接效率。在地铁运营方面,利用大数据预测不同时段、站点的客流量,合理安排列车运行计划,增加高峰时段车次,缓解客流压力。同时,推出 “北京交通” APP,整合公交、地铁、路况等交通信息,为居民提供实时出行规划,引导居民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路线,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6.结论

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交通拥堵预测与规划优化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多源交通数据收集与处理,运用多种预测方法,能准确预测交通拥堵,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大数据的交通规划优化策略,从道路网络布局、交通信号控制、公共交通优化到绿色出行引导,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实际案例表明,大数据应用为智慧城市交通发展带来积极变化。

参考文献

[1]王美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与优化研究[J/OL].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5(1)[2025-01-01]

[2]曾凡宏.基于大数据的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与优化策略研究[J/OL].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4(12)[2024-12-01].

[3]董传智.城市公交线路规划面临的困境与优化策略研究[J].人民公交,2025,(04):17-19.

[4]李鸿光,胡班班,党若琳.深度探究:交通大数据在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中的关键作用与实现策略[J].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2024,9(03):58-62.

[5]宋本俊.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智慧交通规划建设[J].人民公交,2024,(08):22-24.

4. 应用案例分析

某城市计划建设一条 220kV 的输电线路,该区域地形复杂,涵盖山区、城市建成区以及生态保护区。为实现输电线路路径的优化,运用了上述考虑经济性与可靠性的方法。

首先,利用 GIS 技术采集该区域的各类数据,构建起详细的基础数据库。根据经济与可靠性要求,设置路径筛选条件,初步筛选出三条可行路径。针对每条路径,建立综合目标函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权重系数,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

经过深入的对比分析,最终确定的最优路径避开了山区复杂的地质区域以及城市建成区的密集建筑群。虽然该路径的长度相较于其他方案增加了 ,但建设投资降低了 ,运行维护费用减少了 ,故障概率降低了 ,停电时间缩短了 。经过实际运行验证,该优化后的输电线路路径在经济性与可靠性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保障了城市的电力稳定供应。

5. 结论

兼顾经济性与可靠性的输电线路路径优化方法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影响路径选择的经济与可靠性因素,灵活运用基于数学模型和 GIS 的优化方法,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输电线路路径方案。在实际电力工程建设中,应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电力需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灵活选用合适的优化方法,并不断对路径规划进行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何康宁 , 程浩忠 , 张衡 , 等 . 计及适应性与经济性的多目标输电系统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J]. 电测与仪表 ,2021,58(01):20-25.

[2] 方韡 . 考虑可靠性与经济性的电缆线路检修方案优化策略研究 [J].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4,(10):18-21+26.

[3] 高原 . 考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中压配电网分段开关优化配置研究方法 [J]. 电气自动化 ,2023,45(02):88-90.